2)第172章 三位官_锦衣血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该惊动他还真值得李长山深思。

  因为一旦上报给巡抚衙门,事情就再无回旋余地,很可能演变为文官与锦衣卫的对抗。

  到时候巡抚大人不力挺他,李长山的结局也不会太好,能安然致仕就算不错了。

  上一次他上报给巡抚王宇川的折子,不就被对方送给了沈岳作人情。

  一想起如今派驻在府衙的坐堂校尉,李长山心里就很不痛快,有机会一定在沈岳面前找回场子来。

  那么现在这是不是个机会?在很多事都不清楚的情况下,李长山觉得还是再观望的好。

  正当他要否决钱守德的提议,这时只见通判陈立诚进入了大堂。

  “见过府台大人!”在向李长山行礼时,陈立诚还向钱守德微微颔首。

  他们三位为府衙里的核心权力层,但也有上下之分。

  知府李长山从五品衔,同知钱守德正六品衔,通判陈立诚则领从六品衔。

  李长山便问道:“你也是为杨家之事来的?”

  陈立诚不由怔住,但见李钱二人都在这里,他便才道方才这二人聊天的话题,很可能就是关于钱守德的。

  陈立诚便道:“大人明鉴,下官正为此事而来,锦衣卫毫无说法便将林刘杨三家下狱,这未免也太猖狂了些!”

  陈立诚说得眉飞色舞,李长山却平静道:“衙门里就有锦衣卫的人,你就不怕这话传到周文柱耳朵里去了?”

  陈立诚心中一沉,随即便道:“大人,若是周文柱胆量够大,那就让他连我也抓去吧!”

  李长山和钱守德同时怔然,他们没想到陈立诚会有这么大反应,与其平日低调的行事风格大相径庭。

  钱守德便道:“杨家被锦衣卫缉捕之事,我与府台大人正商议对策,不知陈大人对此有何看法?”

  陈立诚就是带着自己办法来的,只听他道:“两位大人,杨远教有着举人功名,素来在学子中声名极好,卢阳那边也有清名!”

  说到这里,陈立诚便坦白道:“下官以为,可让教谕联合学子发声,同时将此时上报给学政大人!”

  陈立诚说了两个办法,一方面将广德教谕联合府内学子发声,向广德百户所施压。

  至于将此事上报给学政,也是方才李长山和钱守德定下的意见。

  于是李长山对钱守德道:“钱大人,你怎么看?”

  对此钱守德没有意见,道:“陈大人所谋划正好,下官佩服!”

  这就栓是通过自己的意见了,陈立诚心里暗喜,却听李长山道:“那此事就交由陈大人去办吧!”

  陈立诚心中喜悦立马消失不见,他是来借势的,但李长山这话会让他空手而归。

  “大人,此事仅由下官去办,怕不太合适吧?”陈立诚试探着道。

  但李长山主意已定,便道:“无妨,你以府衙的名义去办即可!”

  一旁的钱守德也跟着道:“此事重大,非你陈大人之能莫属!”

  李长山想把锅甩给陈立诚,钱守德自然也有同样的想法,此事凶险他们都能看出来。

  李长山和钱守德都是这个意思,陈立诚再无拒绝的可能性,便只能道:“既然二位大人如此安排,下官也只能勉力为之了!”

  三人又聊了具体章程后,陈立诚才当先离开去做事,留下李长山和钱守德在大堂内。

  “大人,陈立诚对此事为何如此上心?”钱守德疑惑道。

  李长山则沉声道:“他与杨家交往甚密,杨家落难他若不出手相助,府城内谁还会看得起他?”

  陈立诚出身贫寒,这些年没少从杨家拿好处,对此事尽心确实不值得奇怪。

  也正是因为陈立诚出身贫寒,李长山和钱守德才会和他少有来往,本质上还是看不起陈立诚。

  所以这次杨家落难,陈立诚就必须得有所动作,得让府城内各家看到他在尽力

  而李长山和钱守德却不用这样,他们和府城各家多是和睦共处的关系,不太需要理会各大家族的看法。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