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资料:改革三十年回首2_天下政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领导人以及国内学术界、理论界曾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与探讨,所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准备方面应该说是比较成熟和充分的。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虽然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进展并不算快,但还是在保持国家政治秩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稳步前进,取得的成绩是扎实而牢靠的。

  这里需要先说明的是,在当代中国,人们实际上是把“改革”这一概念与“发展”这一概念相等同的,改革不仅是发展的唯一途径,而且改革就是发展。因此,我们谈政治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在谈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就,实际上也就是在谈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成就。

  要认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成就,首先应该提到中国**的领导层对此项改革目标、任务和内容的规定。

  1986年9月,邓老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首先是党政要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这是关键,要放在第一位。第二个内容是权力要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同时地方各级也有一个权力下放问题。第三个内容是精简机构,这和权力下放有关。”[11]同年11月,邓老设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要本着三个目标进行:“第一个目标是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第二个目标是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第三个目标是调动基层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1987年10月召开的**十三大提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这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该说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它同时也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作了质的规定。

  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近期内所要实现的紧迫任务作了较具体的规定。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十四大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二是机构改革。十四大报告指出:“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目前“党政机构臃肿,层次重叠,去多单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脱离群众,障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比照以上目标、任务和内容的规定,显而易见,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还远未完成,尚有许多工作要做。但如果说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一点成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