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1章:暗流涌动(二)_赵氏虎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川郡里发出了澄清的告示,大致就是表示,郡里官员以及各县官府不存在吞没粮食之事,郡内粮食欠足,只因他颍川郡得援助邻郡。

  不多不说,但凡是人,就有私心,尤其是那些并不具备‘大局观’的颍川百姓而言。

  颍川郡里的澄清声明,虽然解除了自身的嫌疑,却也因此让颍川郡的百姓对他们向他们‘借粮的’邻郡心生了不满,毕竟这些邻郡的借粮之举,影响到了颍川各县的米价,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直接影响。

  当然,在这件事上,颍川郡的百姓再不满也没什么用,他们再不满,颍川郡里还是要按照朝廷的命令,援助邻郡。

  甚至于,郡守李旻还要求赵虞所在的都尉署发表强势的声明,目的自然是为了震慑某些不安分的家伙趁机鼓动百姓。

  这位李郡守并不知道,其实颍川各县,早已都被打入了一个个黑虎会分堂,除非赵虞默许,否则没有人能传播什么谣言。

  总而言之,在颍川郡里的强势声明下,各县百姓也就只能默认他们郡借粮给邻郡,默认米价的小幅度上涨。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王谡、邹赞派人提走了整整三十万石粮食。

  这整整三十万石粮食的转移,自然无法做到悄无声息,很快,这件事就传遍了许昌,继而迅速向其他县扩散。

  最初得知这件事的颍川百姓,还以为这又是一批‘援助邻郡’的赈济粮,直到几日后他们才知道,这批被提走的粮食,居然是充当‘进剿江东叛军’的军粮去了。

  都这样了,朝廷还要打仗?!

  颍川百姓愤怒了,抛开阳翟等颍川西北部少数未曾遭到义师攻打的县城,但凡是前两年与义师打过仗的县城,都出现了民意的骚动,因为这些县在那场仗中都付出了沉重的人员伤亡。

  当然,鉴于前一阵子赵虞提出‘官田养军’,扩增了各县的县军规模,这些骚动的民意,从头到尾也只是骚动而已,倒也不敢做什么,就是骂骂朝廷、骂骂官府,其他该做什么还是去做什么。

  对此,李郡守毫不知情,而赵虞则纯粹不想去管,于是乎,这股‘骂朝廷、骂官府’的风潮,迅速就席卷了大半个颍川郡,使各县百姓对朝廷的印象与拥护大为降低。

  不夸张地说,就连都尉署的官员,某位愿意透露姓名的都尉参军荀异,亦对那‘三十万石粮食’大为光火,先骂朝廷不体民情、继续扩大战乱,然后又指责赵虞没有担当,宁可郡内百姓挨饿也要讨好朝廷。

  平心而论,赵虞的气量还是蛮大的,但再这么大也抵不住每日被荀异指责啊,于是他就干脆把锅丢给了郡丞陈朗,结果,荀异就跑到郡守府骂陈朗去了。

  陈朗当然也不傻,虽然不敢把黑锅丢还给赵虞,但他可以丢给李郡守啊,毕竟这件事终究是李郡守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