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零四章 千难万阻心志坚_大宋第一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述也得吓一跳,原来我这么猛啊。

  离汴梁还有十几里路的时候,官道上一群白衣士子已经在等候多时,为首的就是杨霖的大弟子吴敏。

  杨霖人虽然离京一年了,但是汴梁的事他是一清二楚,眼下这么多人应该都是自己的徒子徒孙...

  吴敏等人在延庆观下开坛讲课,收了不少弟子,杨霖是支持的,并且暗中让殷慕鸿多给他们一些金银铜钱,并且出谋划策为他们造势运作。

  不然的话,单凭吴敏等人,是做不出今日的局面的。殷慕鸿在造势方面,有充分的经验,是把好手。谋划也是滴水不漏,可惜就是人品次了点。

  “学生见过恩师。”吴敏远远地就跑了过来,带着师弟还有徒弟们行礼。

  杨霖一见自己的弟子,腰背不自觉挺得笔直,脸色也是和善起来。

  师道尊严呐,下马之后,杨霖和一群人一起步行,沿途多有新入门的学生,提问各种难解的疑惑,杨霖一一给他们作答。

  自己这一门十分简单,就是讲究学以致用,不做假大空的学问,而是要有的放矢。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分,选择一个方向,钻研探查其中的规律。世事洞明皆学问,这一点对于这些年轻的学子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因为杨霖的学说确实更有意思。

  当然,在格物致知的过程中,传统的经史子义也是要学一学的,毕竟在这个时代,抛开了这些,你就不是一个文人。

  杨霖的脑子里有千年以后世界上无数辈的先贤研究出的成果,这些东西在后世人眼中是常识,在这个时代都是了不起的认知。

  徒子徒孙们的问题,杨霖几乎都能说出个道道来,这更加抬高了他在杨门学子心中的地位。

  在他们看来,杨霖早完能成为孔孟一样的圣人。

  一行人说着说着,走着走着,竟然就到了汴梁城郊。杨霖浑然没有觉得累,十几里路对他来说,是很轻松地事。

  城郊早就有人高搭彩台,等着迎接他入城,收回幽燕的人,怎么样隆重的迎接都不嫌过分。

  杨霖现在只想低调一点,毕竟不久的将来,自己就要提运河取直的事。

  届时此地的官吏士绅,多半都会成为自己的阻力,他们是汴梁中心制的实际受益者,把持着整个大宋的经济、文化和权力。

  大宋搞强干弱枝,把主干供养的太粗壮,而四周的枝叶却稀稀疏疏,长此以往,已经成了一种病态。

  大宋顽疾甚多,这一条尤其需要解决,所以杨霖才会知难而上。

  蔡京未必看不出这一点的危害,但是没有办法,他这个宰相也是这个汴梁阶级的代言人,和最大获利者。

  人群中满是熟悉的面孔,自己离京一年,天下形势风云突变,汴梁却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还是那群熟悉的人,干着熟悉的事,在官场沉冗腐朽的体系中,混着日子,汴梁的花街柳巷,狎1妓饮乐。

  环视一眼,杨霖摇头叹息:这衮衮诸公,可都是未来一个阶段自己的敌人呐,而且他们可比女真人可怕多了。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