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一章 西北风云_大宋第一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年轻的子侄一辈,还有他们身后站着的种家如今的第三代,都纷纷称是。

  种家至此,清贵至极,还有什么好争得。种家虽然功劳最大,但是从未有过裂土一方的想法,自始至终也是为大宋剖肝沥胆,为什么要和折家、杨家搅在一块,平白污了门楣。

  ---

  杨少宰亲自撰文,发行于邸报,号召广大的士子书生,参与到云内的重建当中。

  通政司连续三版,都是赞颂此等举措的文章,中书门下首席宰相白时中亲自提笔,直言此乃:重修汉家旧屏藩。

  刚被忽悠着,身体力行,掩卷出门的书生,还以为运到云内就算是完成任务了,心中还有些失落。

  马上新的目标又来了,重建汉家旧屏藩,一听就让人热血沸腾。

  书生们大多表示愿意继续留在云内,尤其是一些家境贫寒的学子,意外地发现自己做什么,都是有工钱拿的。

  这些人就留在云内,在各地设立书院,教习当地的百姓。

  此地割让出去,已经百年有余了...

  没有任何一个云内人,曾经是汉家王朝的子民,他们生下来就是辽人。

  无数的书生撸起袖子,开始大干起来,很快他们就明白,一时的激情退去之后,这事挺苦的...

  在他们的身后,还有许多迫不及待的书生,正急吼吼地赶来。

  当然,这其中也确实有人乐在其中。家中端坐,读圣贤书,是教不出圣贤来的。

  杨少宰的杨学,才是众生皆可成圣。

  而发出这个号召的杨霖,此时正在京兆府长安城,舒舒服服地泡着温泉。

  一个月内,一睁眼就要奔波的日子终于过去了,不用再忍受那些折磨。

  热气蒸腾,泡在池子中的杨霖捧着一本手抄的书卷,一页页翻阅。

  在他身边,是党项七羌的四个首领,他们奉命撤回夏州和银州,途中特来见杨霖。

  杨霖手里的书卷就是喀喇汗王朝的风土人情,以及如今的西域商道的描绘,还算是比较详尽易懂。

  苏珂野笑道:“少宰,西域都护府成立这么久,都没有见到一个胡人反抗,您尽管放心就是。”

  杨霖心中轻笑一声,他们这些羌人,已经把自己划为汉人了。

  在他们心中,那些喀喇汗人反倒成了胡人,这是好事一件。

  不过至于说没有一个胡人反抗,杨霖是不信的,黒厮宋江在西域,带着一群西北各族军汉,不可谓不狠。

  不过喀喇汗人,也算是报应不爽,当年他们侵占奴役了于阗王朝,手段更是毒辣。

  于阗人信佛,而喀喇汗是伊S兰,这些人打败了于阗之后,在王都大肆屠杀掳掠,焚烧寺庙。

  当时路上跟赶羊一样拿绳子一串一串绑的全是身份高贵年轻貌美的于阗贵妇和女尼,在集市上当街售卖。

  遍布于阗的寺庙几乎都推平了,喀喇汗人还在佛像头上拉屎拉尿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