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四章 把心挖出来,可能都是黑的吧_大宋第一状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没有什么危险。

  留在高丽,保不齐就被招募调到鸭绿江去了,在那里和女真人拼命,才是真的九死一生。

  而且高丽的饷银低的吓人,拼命打仗,还不如去河北一带做民夫赚的多。

  杨氏的人马到各地招募民夫,报名的人络绎不绝,十五万民夫很快就招募了一半。

  阮小七亲自率领船队,喜滋滋地前来运人,运兵船上架起大锅,炖的鱼汤呈乳白色,香气浓郁。

  刚一上船,就有棉衣发放,许多民夫都泪流满面。

  杨资谦也亲自来到了港口,看着这成批上船的民夫,忧心忡忡地跟阮小七说道:“将军,回去之后烦请和少宰说一声,为了凑齐这些民夫,高丽国内可有不少人恨我入骨。”

  阮小七拍着他的肩膀,道:“老杨,你放心吧,你和少宰同姓,他岂能不看觑着你?你看到这些船只没有,高丽只要有风吹草动,这些船只就会运送兵马前来,帮你扫清敌人。”

  杨资谦点了点头,心中稍定,正如阮小七所言,只要少宰杨霖有心保住自己,自己在高丽就是高枕无忧的。

  这些民夫从开城港出发,很快就会抵达天津,投入到运送物资的大部队中。

  举国的物资,正在通过海运,送到天津港。

  一场大战的背后,不光是将士用命,更是国力的比拼。

  这种覆盖范围广袤的大战,若是钱粮不足,就算是再能打的军队,也是白给。当初但凡物资能稍微补给一些,西夏都被灭了七八次了。

  ---

  暮春之际,汴梁城中热闹纷繁。

  朝堂内却有一丝特殊的氛围,似乎所有人都变得谨慎起来,不敢随便说话。

  谁都知道,随着天气一天天转暖,北边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大宋这些年,外战一直顺风顺水,这一次是最重要的一次,可不能马失前蹄。

  凡事关于前线的战报,都是最受人重视的,明堂内也挂满了辽东的地图。

  杨霖看着墙上的地图,不禁有些想笑,自己只用了十年的时间,就改变了大宋文人不重视边疆和战争的面貌。

  往日里这个时节,朝中诸公,肯定是三五成群,携妓踏青,四处风流去了。

  毕竟一年之计在于春嘛。

  众人忙了起来,杨霖自己却乐得清闲,天天带着几个侍妾看球赛,逛东京,爬山踏青,不亦乐乎。

  不然就去延庆观,和几个老道交流养生之道,内家拳法功法也是勤学不辍,过得十分充实。

  明堂内,高柄拿着一张公文,凑到近前,脸色有些凝重,道:“少宰,河北道传来消息,是都尉府的探子发的。”

  杨霖一听,赶紧接了过来,读罢之后,沉默了许久。

  都尉府发现,在高丽民夫中,有一个旧日门阀--崔氏族长的嫡子,表现有些扎眼。

  高丽的民夫,人人都愿意拥戴此人,而且他还在夜里教人说汉语,识汉字...

  每到夜里,这些远在异乡的高丽民夫,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连老婆都不在跟前,浑身的精力没处发泄,都他娘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了。

  以此人为核心,已经滋生出民族情绪,对国内的门阀制度的不满,也开始流传起来。

  “此乃高丽的亡国之相...至少,也是个内乱前兆。”

  高柄眼中一寒,道:“要不要...”

  杨霖沉吟道:“无妨,高丽民夫对大宋没有恶意,就算成了,也得仰仗我们。”

  “这个地方太过团结了也不好,若是杨资谦没有任何敌人,过得太舒服了,把高丽完全握在手中了,难免生出一些不该有的想法来。”

  高柄一阵恶寒,杨少宰是唯恐邻国不乱啊,即使是自己的铁杆小弟,这心思,可忒毒了...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