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五十三章 引爆炸药(五)_1890东南亚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71年,毛奇在色当击败了麦克马洪和拿破仑三世,拿破仑三世及十万法军和650门大炮被俘虏。

  几天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法兰西第二帝国覆灭,没多久,第三共和国也同普鲁士签订了停战协议。

  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于法国凡尔赛宫加冕成为德意志皇帝,这对于法国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耻辱。

  特别当时法国还残存着拿破仑的影响力,是欧陆霸主级别的大国。

  之后,德国人为了削弱法国的潜力,让法国无法重振雄风,提出了《法兰克福条约》。

  条约中的内容包含割地、赔款、驻兵。

  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非全境),赔款五十亿法郎,三年内支付完成,赔付结束前,德国有权在法国驻兵。

  五十亿法郎是什么概念呢?按当时的汇率,十二点五亿两白银!!

  什么概念呢?当时收入最高的英国,1874年财政收入是二点六亿两,青帝国是六千万两。

  即便是英国,政府一分钱不花,三年也才七点八亿两,根本还不起。

  这就是德国人的目的,不是让法国还钱,而是拖着驻兵。

  但是德国人错估了法国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民间财富,法国通过发行国债,两年时间就还上了这笔钱。

  钱还了,仇恨不会消失,失去的领土也不会因为还钱而回来,钉子已经种下。

  德法世仇,法国人恨不得喝德国的血,吃德国的肉,啃德国的骨头,这个形容,在1880年代的法国,是一点儿都不夸张的。

  不过这仅仅针对普通法国人,银行家和大资本家才不管这些,1880年代,德国开始了工业狂飙,法国开始了产业空心化。

  大量的法国资本为了利益,投进了德国的工业。

  所以德国能快速发展起来,不单单是赔款的作用,赔款金额虽然巨大,但是还没大到支撑起一个世界帝国崛起的地步。

  对于德国的工业来说,法国的投资十分重要,法国的市场也十分重要。

  在两次摩洛哥危机中,法国都动用了金融手段对付德国,效果不错。

  特别是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战争一触即发,大量资本家害怕风险,从德国撤资,导致德国出现经济危机,这也促进了德国在摩洛哥的妥协。

  “事情不能这样下去,德国不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对法国人妥协,情况必须得到改善。”

  御前会议,威廉二世强忍着心中暴虐的情绪,对首相及各大臣、贵族、军队高层说道。

  “陛下,我已经确认过了,这次法国人的动作,并不是针对我们。”

  特奥巴登·冯·贝特曼·霍尔维格,德意志第二帝国首相,贵族,主和派。

  巴尔干战争时期,在贝特曼的努力下,他与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达成共识,战争局限在巴尔干而没有扩大成世界大战。

  他是一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