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八十六章 袭击_1890东南亚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即便是两个公司的合并,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涉及到平衡人事安排、部门运转、财务状况等等问题,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

  更别提,两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民族众多的国家之间的合并,即便,这两个国家同出一源。

  非常简单的例子,南宋时期,真的没有足够的实力北上反攻吗?不见得吧?要是其军事实力真的如此衰弱,南宋怎么立国152年?

  南宋时的富裕是被普遍认可的,其完全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北伐,军队战斗力也能看,堆也能堆死北方。

  结果呢?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北伐没有成功的可能性。

  有宋一朝的政治正确是什么?重文轻武,与士大夫共天下,士大夫当然要提防武人掌控权利,最常见的,抑制宋军战斗力。

  这种情况到了南宋有了一点点改观,主要体现在,北伐也成为了政治正确的一部分,但是终究只体现在口头上,对武人的防备依旧比金人更甚。

  然后就到了经济基础上,南宋安稳下来之后,民众普遍对北伐的欲望不强烈,因为动兵就要加税。

  另外,南宋时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与海内外的贸易让南宋逐渐失去了对北方传统中原地区的依赖,换句话说,有没有都一样。

  这种情况下,南宋皇帝及士大夫阶层的北伐动力就丧失的差不多了。

  加上民众担忧,收回北方后,会不会因为北方那群穷鬼影响他们富裕的生活。

  各种因素混在一起,汉人王朝就此沉沦下去。

  这次帝国的合并,也有人担心这件事,主要是南华人,这绝对不是无稽之谈。

  首先,这么大领土,光基础设施建设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还和岛屿遍布的东南亚地区不同,岛屿遍布的地方,因基础设施比较集中,都集中在大岛,小岛有个破码头就够用了,所以建设费用反而不高。

  而整片整片的大陆领土,需要进行的基础建设基数不知道是海岛的多少倍。

  其他不说,边界地区,能建造铁路的地方,一定要建造铁路吧?其他就不用说了,按照各国在华夏的铁路造价取一个比较中间的数,四万两白银每公里。

  (应该是包含站台和火车头在内的整体造价。)

  折算成华元,两万八千五百元一公里,保守估计,一横一纵的铁路,五千公里打底,这就得投资上亿了。

  这上亿元,从哪里来?华夏的财政?那才几个钱儿的?还不提接下来的扩军,总不能有国不防吧?

  部分南华人已经可以看见,未来他们交上去的税将被用来填补这个坑,所以有些不舒服。

  好在,南华帝国成立的时间不算长,仅仅二十多年,主要居民也是以华夏移民为主,这些人已经成为帝国中坚力量。

  他们向往着回到华夏,当然,不是个人回去,也不是回去生活,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