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九十章 协约国处于劣势?_1890东南亚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国人在战场上的优势遮蔽了奥斯曼人的眼睛,不怪奥斯曼人如此,实在是战局的发展令人大跌眼镜。

  在西线,德国人实质上取得了战略上的失败,没能在短时间内击败法国。

  这个战略实际上就是错误的,法国人在德国人还没有抵达巴黎的时候,就将政府迁移了出去,所以施里芬——小毛奇计划最初是十分有先见之明的。

  这个计划的主要目标在杀伤法军有生力量,歼灭法军主力,只有这样,法国才会因为战斗力受损而选择退出战争。

  这也是德第一集团军明明距离巴黎不远了,却转身进攻法第五集团军的原因。

  然后,小毛奇下台,威廉二世对巴黎有一种着了魔一般的沉迷,接下来几年,德军的主要目的就是攻击巴黎,仿佛拿下巴黎就能胜利一般。

  但是这是战略上的事,外人并不清楚,人们能看到的是,开战一个月,法国丢失了巴黎近郊之外的东部国土,在巴黎勉强守住。

  而在东线,俄罗斯帝国为了缓解西线压力,在英法的压力下发动了进攻,短短一个月内打了两次会战。

  分别是马祖里湖战役和坦能堡战役,俄两个集团军伤亡二十五万人,丢失大量装备,在动员完成之前,丧失进攻能力。

  没错,战役在一月中下旬接近尾声,俄罗斯帝国一直到二月末才勉强完成动员计划,征召到足够的士兵,等士兵训练好更是遥遥无期。

  算起来,协约国集团在战争最开始的一个月便丧失了大片土地,约六十万军队,大量武器装备,而这只是德国一个国家的战绩。

  要知道,同盟国集团还有一个欧洲面积最大的古老帝国——奥匈帝国。

  在十九世纪的前六十年,维也纳是欧洲大陆的重要城市,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的地位直线上升,称作大陆中心也没错。

  这个庞大帝国因为普奥战争的失败而改组成为二元帝国,但依旧是古老欧洲大陆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在历史上,进攻塞尔维亚的只有奥匈帝国的部分军队,起初奥匈帝国的想法是全力以赴,短时间内解决塞尔维亚,但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了大战爆发。

  奥匈帝国不得不紧急停止调动,将大部分兵力调往东部,与俄国人作战,或者对峙。

  战争的头一个星期,奥匈帝国在波黑地区布置的数十万大军中,除了已经发起进攻的十三个师,其余部队都开始了调动,只留了两个师稳固地方。

  奥匈帝国的师编制更大些,十五个常备满编师,加上一些辅助军队,约有三十万人。

  塞尔维亚全国动员后,凑出了四十万人,人多,但是武器装备和兵员素质上和奥匈帝国没法比。

  这十五个师能用的有十三个,但是火炮标准是十五个师的标准,一个师有四十二门火炮。

  其中,二十四门为76.5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