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百九十四章 打赢了也是失败_1890东南亚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战争前中期由温斯顿牵头发起,被奥斯曼人击败。”

  “奥斯曼帝国参战后,俄国的海上运输被阻断,急需打通运输线,为此发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希望打通土耳其海峡。”

  看着这语焉不详的记录,刘一鸣渐渐有了一点记忆。

  这好像是温斯顿身上众多黑点之一,也是世界战争史上,以军舰进攻准备充足的岸防炮阵地的反面教材。

  刘一鸣再看这个记录时,脑子里浮现出了很多东西,包括英国人为什么发动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土耳其海峡连接黑海和地中海,是俄罗斯帝国海上进出口的重要通道。

  战争爆发后,不仅是英国封锁了德国的海上运输,德国也封锁了彼得堡方向的海上运输,黑海成了俄罗斯帝国最重要的补给路线。

  至于从远东?运输船不仅要跨过正在进行战争的西太平洋,还要经过西伯利亚铁路才能运到东线,而西伯利亚铁路运力极为有限,满足不了俄罗斯帝国的战争需求。

  毕竟俄国人除了德国人这个对手,还要面对拥兵百万的奥匈帝国,和保加利亚王国,现在有加上了奥斯曼帝国,等于以一打三。

  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位于加利波利半岛南部,往里走就是土耳其海峡,或者说,奥斯曼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

  可以说,英法一方面是害怕俄军一打三撑不住,想缓解俄国人的压力并打通交通线。

  另一方面是想着先解决奥斯曼人,在高傲的英国人眼里,西亚病夫不堪一击。

  解决了奥斯曼人,让奥斯曼帝国退出战争,在政治上对大英帝国大有裨益。

  “这温斯顿还是有点东西的,但不多。”刘一鸣看着地图自言自语。

  奥斯曼帝国毕竟是一个国土面积广阔的国家,称得上一个大国。

  解决他们,那么塞尔维亚王国被击败的影响将被降到最小,协约国将声势大振。

  别觉得声势没用,这有着极大的作用,往大了说,能争取更多朋友,包括德国的妥协派。

  往小了说,也能提振国内士气,维持国内稳定,好让更多的士兵上战场。

  在政治上,这是一部好棋,在军事上,突袭伊斯坦布尔也并非不具有操纵性。

  英国人的后续动员已经完成,在印度、非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成了了无数军队,数以百万计的英军或殖民军正在向欧洲集中。

  加上强大的海军,英国人完全有机会打赢这一仗——只要不是太蠢的话。

  “可惜,战役失败了,不知道是那个蠢货造成的,但可以关注一下,时机合适的话,可以看看能不能占便宜。”刘一鸣合上笔记本,挂上锁。

  这些笔记本都带走单独的小锁,并不是很坚固,小锤子一砸就开了。

  但是,应该没人能把锁砸开,除非想自己的脑袋也被砸开。

  …………

  九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