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一十一章 英国人山穷水尽啦?_1890东南亚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交通部提交的计划已经非常激进了,光是平均每年一万一千多公里铁路,刘一鸣就觉得有些不太可行。

  是的,华夏挣了一笔钱,特别是进入十月,欧洲对物资的需求与日俱增,物资需求节节攀升,物价也快速上涨。

  如许辉所说,十月份,重要原料期货上浮超过20%,例如钢铁、石油、化学品、棉花、粮食、药品等都是如此。

  而众所周知,原料上涨会直接导致工业品价格飞涨,许多重要物资成品的价格上调了一半,例如炸药。

  华夏不仅生产原材料,也生产工业制成品,所以挣得不止提升了20%。

  据财政部统计,十月份净流入资金超过五亿元,这仅仅是一个月的净流入量,如果每个月都有这么多,一年就是六十亿。

  六十亿,什么概念呢?不计算通货膨胀的情况下,以硬通货黄金为标准,以华夏元含金量1.5克,九十亿克,九千吨黄金。

  当下的国际金价453元每克,乘以九十亿,这是净流入现金流,而非gdp。

  可想而知,当下的华夏有多服务,战争财到底有多好发,现在做生意的,根本不愁卖,只愁没有货源。

  资本在巨额利润的催化下,开始在华夏野蛮发展,民间工业化也开始迅速扩张。

  不过,刘一鸣制定了严格的工业发展计划,包括工厂规划、用人制度、工厂管理等方面都有涉及。

  工厂主们虽然对于“严苛”的政策颇有微词,但是目前利润足够高,在泥腿子头上捞不着,就去捞洋鬼子的,所以执行的比较彻底。

  这就是刘一鸣要的,只要开头没歪,悲剧就会少很多。

  刘一鸣不希望为了发展而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他对交通部的计划很迟疑。

  三年间要完成十几万公里的公路和三万五千公里铁路的建造,需要动员多少人才能完成?

  华夏并没有这么多铁路工人,不说铁路工人,即便是建筑工人,也没有这么多,毕竟华夏目前还是农业社会,对工人的需求量不大。

  这样一来,将不可避免的用大量没有经验的青壮年来顶替,而修路搭桥,从来都不是一个安逸且没有危险的活。

  刘一鸣将计划压了下来,他准备去华夏内地看看,看看此时的华夏,是什么样子,再决定要不要通过。

  “陛下,姜部长来了,正在外厅等候,还有帝国银行的田行长与进出口贸易部的副部长,他们一同来的。”王林海轻轻的打断了刘一鸣的沉思。

  “哦?让他们进来吧。”

  “对了,安排一下飞艇,过几天我去一趟金陵看看。”刘一鸣叫住了正要出去的王林海。

  王林海一愣,然后立马反应过来自己失态了,急忙点头

  “是,我会准备好,通知金陵方向的。”

  王林海正要出去,刘一鸣又叫住了他。

  “除了金陵,还有三镇、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