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零六章 意大利参战带来的影响_1890东南亚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意大利向奥匈帝国索要特兰提诺、提罗尔、的里雅斯特、整个伊斯特利亚和达尔马戚亚沿岸等地区。

  实际上,意大利在战争之前态度就已经十分暧昧了,战争开始后,更是直接摒弃了3皇同盟,保持中立。

  意大利民间对于奥匈帝国的前身奥地利帝国抱有仇视的态度,双方也有传统的领土争端。

  如果不是当初意大利需要德奥支持同法国在非洲竞争,意大利压根儿不会参与3皇同盟。

  意大利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生战争时,得到了南华帝国的帮助,双方维持着良好的关系。

  这时候3皇同盟对于意大利的作用已经小了很多,因为南法同盟的关系,南华在意大利和法国之间起了缓冲作用。

  法国的主要目标在1904年签订诚挚协定后就从殖民扩张变成了对抗德国,开始战略收缩。

  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的战争结束后,法国干脆重启了和意大利的谈判,划分了双方在非洲的势力范围。

  这么1来,3皇同盟对于意大利来说,已经没有了任何必须留在其中的理由。

  意大利对3皇同盟最后的尝试,是以战争相威胁,要求奥匈帝国交出近两万平方公里土地。

  这是欧洲的两万平方公里土地,虽然在南欧,但是距离地中海也不远,相对于贫穷的北欧和野蛮的东欧,这块地方还是不错的。

  ps:北欧的发家也依赖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在此之前这里只是不适合生存的贫瘠土地。

  奥匈帝国当然不愿意,不过在德国的坚持下,还是同意了意大利人的大部分要求,只是对于对于部分条件进行更改。

  不是否决,是以建立自由城市,或者承认意大利主权,亦或者保证不干涉事物等为后缀进行更改条件。

  例如意大利还想在罗马尼亚成立1个大公国,不受罗马尼亚管理的大公国,奥匈帝国没有正面回答,但是承诺不插手罗马尼亚事物,并表示对阿尔巴尼亚没有野心。

  奥匈帝国几乎已经退让到里海去了,意大利不少人也心动了,毕竟德奥的要求只是希望意大利不要参战。

  意大利其实已经几乎同意了这个条件,意大利中立派领袖乔利蒂反对参战,要求同意德奥的条件,意大利坐享其成就行。

  但是,此时的意大利已经被主战派所掌控,首相萨兰德拉在垄断阶级的支持下,已经“做好了”战争准备。

  就在许孙明抵达伦敦的第3天,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完全同意意大利的1切条件,不然就是战争。

  奥匈帝国也看出来了,意大利只是找个借口而已,这次同意了,过几天又会有其他要求。

  还不如趁现在,边境上有1定防御工事,而且还有1定地形优势的时候,和意大利打1仗。

  不过,意大利的动作太快了。

  头1天发通牒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