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一十一章 重回正轨_1890东南亚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月十2日,华夏帝国,婆罗洲,长安城。

  “具体情况就是这样,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推断,意大利人端起内已经丧失了大规模进攻能力。”谢辉站在地图前,对着1桌子人,做了总结。

  “意大利人实在是太不靠谱了,我其实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做到内线作战补给还跟不上的。”

  “他们的胃口太大,1上来就两线开战,奥匈帝国海军根本没动弹,他们却也执行着最高战备,浪费大量资源。”

  “意大利国内的交通建设也是问题,伊松佐河方向,进攻的意大利军队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却因为后勤补给混乱导致部队无法前进,给了奥匈帝国时间。”

  “而且短短两年,意大利6军从3十万人不到,扩充到1百7十万人,战斗力下滑是肯定的,就像我们打荷兰人时改编那样。这也是意大利人在北部被阻挡的原因之1。”

  长桌上几名军人议论纷纷,要么调笑意大利人,要么指出意大利表现如此差的原因。

  “奥匈帝国即便再迟钝,此时也应该已经反应过来了,意大利人已经失去了速战速决的机会,奥匈帝国的危机暂时消失了。”

  “战争还将继续。”

  杨涛转头对许辉说道。

  这段时间许辉1直很担心,担心奥匈帝国在意大利的突然进攻下抽不出足够的防守力量,最终导致崩溃。

  1旦奥匈帝国崩溃,同盟国就会被分为两半,德国很可能会直接争取1个体面的结果来退出战争。

  最有可能的是德军付出1定代价,然后协约国瓜分奥斯曼帝国回血。

  毕竟和英法和德国人1直都是边打边谈,只是双方的价格差的太远,如果奥匈帝国崩溃,德国看不到胜利的可能,让步是迟早的事。

  不过这样1来,华夏的利益会受到影响。

  “观察团这几天怎么样?”刘1鸣敲了敲桌子,打断了议论声,然后问道。

  “意大利参战后,许孙明他们就清闲下来,原定的海军出征也没出现,观察团干脆去到了伦敦乡下。”林安民笑呵呵的说道。

  “哈!现在那些英国人怕是后悔死了吧?!这个时候,可就不是那个价了。”谢辉在1旁直接把众人的心声说了出来。

  意大利参战的时候,除了刘1鸣是真知道1战意大利拉胯外,其他人都是半悬着心。

  其实说到底,他们的担心也没错,1战的意大利和2战不1样的1点是,士兵的厌战情绪没那么重,而且他们认为自己是正义的。

  意大利参战初期,只对奥匈帝国宣战,没对德国宣战,哪怕是他们知道,伊松佐河东岸就是德奥联军,他们也没扯上德国人。

  意大利同奥匈帝国的战争,是为了夺回历史上被哈布斯堡家族控制的意大利领土(宣称),以及奥匈帝国西部的意大利人地区。

  意大利士兵是以为自己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