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百一十三章 两个死要钱的_1890东南亚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许将军,非常荣幸见到你,我是大卫·劳埃德·乔治,大英帝国弹药部长兼任战争部长。”

  查尔斯名下位于伦敦郊区的豪宅中,许孙明接见了大卫,这是1次非官方的私下会面。

  实际上,90%的外交实质内容都是在私下交流中达成的,这里面的原因很复杂。

  “你好,乔治部长,我也非常荣幸见到你。”许孙明和大卫握了握手,然后2人座定。

  “许将军叫我大卫就好,我和华夏的交流很多,对华夏很感兴趣,我和胡大使的关系很好,也希望能有朝1日去华夏看看。”大卫坐下来就开始拉关系。

  “嗯?战争部长还负责外交事务吗?”许孙明惊讶的看着大卫,他来这儿也就算了,如果大卫真的和华夏交流很多,那证明大卫和华夏有外交上的联络。

  这个权利就大了,战争代表1部分军事权力,加上外交,也就是没有财政,不然不就是1个小政府了吗?

  “战争很激烈,帝国不仅要负责英国远征军的武器弹药补给,俄国人也需要靠英国的帮助,我们还要支援1下法国人,现在还有意大利人。”

  “仅仅依靠英伦3岛的弹药产量,是远远不足以维持战争的,所以对只能对外采购,而我们的最大弹药供应商,就是华夏。”

  大卫微笑着给许孙明解释。

  起初,上1任弹药部长是先寻找美国人提供弹药,后来美国无法满足英国人的需求,才找到华夏。

  美国的工业规模和工业产值已经在世纪之初超越大英帝国,成为世界第1,但是战争爆发时,美国还处于1个非常平和的状态。

  美国有许多家军火公司,大小不1,但是主要都是私人军工厂,其主要客户是美国普通人,因为美国不禁枪。

  至于美国6军?那1小点儿规模,根本养不起几家军火工厂。

  1战前,军火作为1种工业品和生活必需品(美国有购买枪支的传统),却并没有催生出大型托拉斯企业,军火在美国数千上万家工厂中生产。

  因为生产者太多,导致军火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例如著名的柯尔特,1836年第1次建设工厂,1842年倒闭,1851年柯尔特在英格兰再次建厂,然后打着英国的名义往美国卖枪,这样才卖的动,之后才在美国建设新厂房。

  即便柯尔特生产的武器在针对印第安人和美国南北战争中大受欢迎,柯尔特的生产经营也时好时坏,1直到生产加特林机枪开始,柯尔特的经营才有所好转。

  这还是美国首屈1指(在当时)的大型军工企业,如果是小企业,在南北战争之后那段萧条时间里就没了。

  各种企业林立,竞争激烈,导致的情况就是,这些企业单独的生产线都不大,生产规模如柯尔特,战前1年也才生产了十几万支各类手枪,几千支步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