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九章 枪拳之法非虚言_六合大拳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九章枪拳之法非虚言

  孟恩光看了袁凤吟一看,带有疑惑之色,似在疑问是否是凤吟跟他交流过。心意拳与形意拳虽是同根,但很多细节的处理方式还是不同的。若真了解内涵,是不会有拳到了最后都一样这说法的。一样的只是境界追求,与自然灵活的表现,而自身的风格特点,就内行看来,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很明显这一动作,不是心意原有。不是说那个大概的样子,而是细节处理。

  袁凤吟也疑惑地看着孟恩光,说明并不知情。这确实是有区别的,如果李洛能先生见过心意里的白猿献果,怕就没有了台形。

  古有力他们就觉不到什么了,只是看着稀罕。内家拳劲说到活时,“如针穿棉,如凿开碑”,实际很简单。太极八卦形意,多为接手打法,沾衣发力。不似其他拳来腿往,总有一个空隙余地。

  沾而后发固然周全,但必须要解决这个寸间发力的问题,这些在之前的段落中实际反复讲解了。然后就在寸间发出虎纵之力还不行,还得有机会发,或者发得上。

  两强相遇,相互丝毫不让,放松一丝就是死,沾衣发力一是在开门破门中辨清对方虚实,二是能硬打硬进不被对方看出来拳轨迹。也就是以无形破无形。

  而针柔而凿刚,但道理一样。就是预想穿透而游刃有余,必然是在游走变化间找破绽。也就是说,同为枪劲,在破门时,圈起拦拿,横竖皆破,而扎枪时,力贯如一。这是借整理之法,而行游刃之法,就是虽沾为一点,而后把变化,以不同方向扎进。所以貌似手扶敌手一点,而周身却起着变化,只要给沾上,就不用妄想分辩清来劲的方位了。

  所以形意起横取直,不见横而横无处不在,顾打本一体,再无须招架,五行本是五道关,无人把手自遮拦。而其中练法,在此就不披露了。免得学者听个说辞不去努力还到处卖弄,光惹事端。

  这都是内中之内了,所以观袁承兴打拳,别说台下不懂,就台上那些也少有人懂。

  内三家取法内劲变化,到了一个境界都会往这方面靠,太极取其缠,八卦取其穿。所以起手不同,用时表现就不同,因为偏攻一法,所以遇到某些情况就不好干了。这也是太极八卦拳师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台下就有一位京城太极拳师,本来还想上来揉上一断,但看到方才两场打斗,便失了这个念头。而先前台下嚷嚷的那大汉,此时也睡了一般。

  这时台下有一人喊道:“台上这位兄弟,方才一路使的可是七式拳?我乃洛阳七式门,不知道兄弟可否赐教一二,你我走一路对接如何?”

  袁承兴往下看了一眼,道:“兄弟,若有兴致请后台稍歇,容后再叙。此处不是拉家常的场合。”

  一句话把那人臊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