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兵权_将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她看向了陈静之。

  陈静之应声站了起来,抱拳道:“林青大将军和王霜大将军都是百战之将,由他们在西陲掌兵,我大启西陲必当安然无恙,请陛下和太后娘娘分派半数雷营工匠赶赴西陲……”

  这位首相不轻不重的看了一眼赵显,继续说道:“至于肃王殿下……老臣以为,西陲战事远远不到吃紧的地步,再加上此次乃是西楚与西陈之争,并未触碰我大启国土,因此也不必劳动肃王殿下亲自出征……”

  萧太后点了点头,看向了另一个辅臣王象。

  王象低眉道:“西陲战事固然雷霆万钧,但是如陈相所言,只是西楚与西陈之争,我大启旨在护住西陈国祚,却不必要跟西楚拼命,再加上这场战事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能见分晓的,因此我们还是等一等消息为好。”

  说着,这个执掌了禁军十余年大统领抬头看了一眼赵显,继续说道:“肃王殿下虽然对西陲知之甚祥,但是此时也不必着急,西陲的林青王霜,都是经验丰富的将领,即便力有不逮不敌西楚,也不会大败,若是他们吃了亏,殿外再动身赶赴西陲就是。”

  赵显嘴角露出嘲讽的神色。

  “说来说去,你们无非就是不想让本王掌兵。”

  赵显从座椅上起身,冷笑道:“先帝赐下来的圣旨还供奉在肃王府里头,回头本王就派人把它交还给陛下!”

  赵显说完,对着御座上的赵寿拱了拱手,随即负手就要离开凌虚阁。

  赵睿留给他那道封他为“两边总督”的圣旨,只有几位辅臣跟政事堂宰辅知晓,在场的兵部官员听得一头雾水,不明白这位年轻的肃王殿下为何突然大发脾气。

  随着赵显离场,坐在上首的萧太后脸色焦急起来,她对着陈静之叹气道:“陈相,这两边兵权,本就是先帝教给他的,如今西陲兵事再起,他去西陲统兵合情合理,你又何苦去为难他?如今他撂了挑子,西陲要是出了事情,朝中还有谁能够担得起这个担子?”

  陈静之脸色也有些不大好看,低声道:“太后娘娘,肃王显依仗军功,嚣张跋扈,如今先帝大行不久,他就已经敢公然给陛下还有太后娘娘甩脸色,这样的人,即便他有天大的才干,也用不得!”

  “那依陈相来看,何人可以用得?”

  陈静之被这一句话问住,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如今大启的将军之中,只有林青一个人还算出彩,偏偏这个林青,已经成为忠实的肃王一系,如果撇去林青跟赵显,朝中还真就没有什么人可堪大任。

  中书令杨吉咳嗽了一声,出声道:“太后娘娘不必着急,肃王殿下他年轻气盛,此时也不过是闹一闹脾气,等他当真把那道先皇圣旨送还皇宫的时候,太后娘娘再让大内官送回去也就是了,等肃王殿下气消了,这件事也就过去了,毕竟是他自己亲口应下先皇的差事,他也不能这样随随便便就不干了。”

  萧太后仍旧忧心忡忡:“可如今西陲那边吃紧,一旦真正打起来,恐怕林青那边会撑不住。”

  “撑死了失守夔州而已,林青跟王霜都不是蠢人,这场战争说到底还是项家自己人之争,只要玄甲军没有死绝,咱们大启的边军就不会伤到元气。”

  经过杨吉的解释之后,萧太后总算略微放下心,她摇头道:“说是如此,如今我大启将才青黄不接,两边战事,还是要靠七郎来主持大局才成。”

  陈静之跟杨吉对视一眼,心中都是冷笑。

  这可是先帝临死之前对几个辅臣特意交待的,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能放赵宗显出京掌兵!

  禁军大都统王象低声叹了口气,起身轻轻抱拳:“老臣去劝一劝肃王殿下。”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