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6章不吃亏_将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后盾,师兄尽可以大展胸中所学。”

  说到这里,赵显声音凝重了起来,开口道:“不过有几点原则,本王要跟师兄说说清楚。”

  王霜恭谨低头:“王爷吩咐就是。”

  赵显沉声道:“第一,可以杀官,不可以杀民。”

  “第二,临安城该给的封赏一分钱都不会少给,但是前线将士无论在什么时候,如果被本王发现有"jianyin"掳掠的行为,无论何等军功,都抵消不了罪衍。”

  说到这里,赵显顿了顿,最后才开口道:“第三,军中粮草可以与北齐当地豪强取要,却不可以害别人一家老小性命。”

  “此三点,非是本王为难将士们,本王也知道将士们打仗用命,颇为辛苦,但是北齐也是九州,我们是一统天下的王师,不是草莽起事的匪寇,这关系到将来我大启能否顺利编户齐民,半点也马虎不得,师兄听明白了没有?”

  自古能够真正开国坐稳江山的,就没有一个人小瞧民心谢谢你东西,刘邦一个无赖子,尚且知道约法三章,朱元璋一个农民出身,麾下将士宁愿睡墙根,也不愿意扰民,这才是成大事者的王者之风。

  项羽,李自成,包括两晋时期的五胡十六国,都是缺少这种可以得民心的王气,所以要么不能长久,要么就直接昙花一现。

  王霜听了赵显的话之后,恭敬低头道:“王爷放心,当年恩师统领肃王军之时,肃王军上下便对百姓秋毫无犯,末将统兵也是这样,若末将麾下有人犯了王爷定下的忌讳,用不着王爷多说,末将便直接斩了他。”

  “好。”

  赵显拍了拍王霜的肩膀,声音凝重:“师兄,天下分治百多年了,如今这种局面很有可能会在你我手上终结,这件事做成了,不管那些读书人对我们师兄弟有什么偏见,以后他们修订史书怎么都绕不开你我。”

  “此是天时,也是大势,咱们要同心协力才是。”

  王霜微微低头,肃声称是,然后他微微抬起头看向赵显,轻轻吐了一口气:“王爷,末将怎么说也算是半个肃王府家人,有一件事憋在心中许久了,想当年问一问王爷。”

  不等王霜说出问题,赵显就眯了眯眼睛,轻声说道:“问本王何时坐上龙椅?”

  王霜点了点头,毫不避讳的说道:“王爷,是时候了,论起功德,我大启百多年以来,除了开国太祖之外,何人能够胜得过王爷?当初王爷刚刚兵变之时,还要顾忌一些临安城里的风言风语,现在王爷您只要登基,朝野上下没有人不会不服,您的功德摆在这里,每个人都要为您gēgōngsòngdé。”

  “功德”这两个字,原本就是政治词语,比如帝王庙号里的“祖宗”二字,就是有功称“祖”,有德称“宗”,只不过后来这个词给佛道两家“窃”了去,然后渐渐成为了宗教术语。

  而赵显现在对于大启的功德,可以说是历代赵家人之罪,也就大启开国的赵太祖比赵显略胜一筹,甚至如果按国土面积来算,赵显这么些年打下来的土地,已经不比启国本土小上多少了。

  如王霜所说,哪怕赵显再如何求稳,也到了称帝的时候了。

  赵显微微阖上眼睛,轻声道:“师兄向来以沉稳著称,怎么就连师兄你也沉不住气了?”

  “咱们现在正在伐齐的当口上,本王若是这个时候登极称帝,岂不是给了天下人由头,给了北齐谩骂本王的理由?”

  赵显声音平静,心中没有半点波澜:“师兄且安心在前线打仗,伺机打到燕都去,至于这朝堂政事,本王自有安排。”

  说到这里,赵显轻轻一叹。

  “总归不会让你们吃亏就是了。”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