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四十章 火烧长崎_朕真的不务正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万历五年这个时间,所有的海商都是间谍,跨过大洋的贸易,充满了各种可怕的风险,正是这种可怕的风险,导致利益最大化,成为了海商们的共同认知。

  而征服和杀戮是当下海贸的最大的主旋律。

  要征服某地,就必然要探明簇的水文地理、矿产资源,否则一片贫瘠的土地,或者投入大于付出的土地,是没有人愿意征服的。

  而要征服某地,必然会产生大规模的杀戮,进而瓦解抵抗本地的抵抗意志,让本地臣服于自己的意志。

  要征服、要杀戮,就要探明情报,而探明情报本身,就是间谍细作的行径。

  肥前国大村氏家督大村纯忠,清楚的知道大明来的海商到倭国绝非做生意那么简单,但他并不在乎,因为他眼下面临的是不寻求外力的帮助,就要死了,这就是大村纯忠将长崎献给罗马教廷的缘故。

  大村纯忠并没有立刻表示自己会改信,但是罗马教廷巡察使的态度,让大村纯忠十分的苦恼。

  大村纯忠献出长崎和茂木的目的是为了苟安,但是教廷巡察使并不想把长崎的关税给大村纯忠,双方多次商议,都是不欢而散。

  而这次,大村纯忠有了新的选择,大明。

  徐渭和大村纯忠聊得很愉快,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承诺,但是他做足了愿意帮忙的表态,而大村纯忠志得意满的离开了。

  徐渭看着大村纯忠离开的背影,略微有些感慨,对于大明在倭国的开拓而言,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让通事去和教会的人聊一下。”徐渭对着孙克毅笑着道。

  “啊?”孙克毅呆愣的看着徐渭,刚才还跟大村纯忠相谈甚欢的徐渭,立刻就找上了教会。

  大村纯忠甚至希望大明和教会发生冲突,这样一来,他的利益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保证,而大明向来是极为霸道的,甚至火并、武力驱逐之事,也有可能会发生。

  大村纯忠是很希望看到大明和教会发生冲突的。

  孙克毅也认为大明会和教会发生冲突,因为这是有先例的。

  永平十六年,班超带着三十六饶使团前往鄯善国,也就是楼兰,商量共抗匈奴之事。

  鄯善国王十分热情的接待了大汉的使团,但是没过多久,鄯善国王就变的冷淡了起来,班超发觉是匈奴的使者也到了。

  班超知道迟则生变,先下手为强,杀掉了匈奴的使团,鄯善国王不得不投靠了大汉。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典故,就是由这件事而诞生。

  孙克毅还以为这次要跟教会发生冲突,毕竟大家都看上了长崎这个地方。

  “长崎的确是大村纯忠的手里,但他守不住,就不是主人,利益分配之事,我们不应该找大村纯忠商量,而是找那个教会的巡按使沟通,去吧。”徐渭解释了下自己找教会的目的。

  长崎究竟鹿死谁手,跟大村纯忠没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