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三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来赌命_朕真的不务正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朕真的不务正业正文卷第四百二十三章不服就造反,上桌来赌命大明的反腐抓贪做的很好,海瑞就戥头案,上了一本奏疏,主要内容就是讨论贪腐手段。

  传统贪腐在高压之下,已经几乎绝迹,拉着银子送孝敬的壮观场景,再也看不到了,而新型贪腐正在形成,这种模式,海瑞用了一个‘偶然得之’来进行了总结。

  官员在城中让买办代持,开一家不起眼的店铺,这个店铺里有各种高标价货物,比如五十银甚至上百银一两的茶叶、某大师的画作、诗集、某些年代的金石之物、丝绸制品、成衣等等,这种店铺一年也见不到几个客人,但每个客人都非常非常的豪横。

  客人在见到官员时,一句‘偶然得之’,比如,某偶然得团龙茶几两等等,这便是输贿,官员立刻闻琴而知雅意,此时的官员的反应,自然是了然于心,而不喜形于色,整個过程中突出了一个干干净净,因为旁边的师爷负责实现客人的诉求。

  甚至金银多一点的地方,客人和官员连面都不用见,只需要买东西的时候,和店家攀谈几句遇到的难处,店家也会时时提醒,你给这点钱,我很难办事。

  最终实现权力寻租。

  这种贪腐手段,已经是非常难以查证了,若是这经纪买办,再由地方豪族把持,地方豪族,再将每年累积获得赃款,送到此人家乡,那就更加难以找到痕迹了。

  大明的经纪、买办、诉棍这类的人,数不胜数,而师爷就负责联系这些人,所有人都是贪腐链上的恶人,是大明吏治败坏的蛀虫。

  海瑞对这些人,没有太好的办法,他找到线索可以一查到底,把罪恶绳之以法,但罪恶深藏于水面之下,海瑞略显无奈。

  这又涉及到了一个反腐成本的问题,这种贪腐的隐蔽,导致反贪成本直线上升,而反贪收益在直线下降。

  过往,只需要抄家就可以将贪官污吏所获,饿上十几日,就可尽数取回,但抄家已经过时了,财货从来不过官员甚至是其家眷手里,如何去查?家里干干净净,抄家甚至成了冤假错案的代名词。

  应天知府李乐,就查办了一个类似的案件。

  应天府六合县有教谕一人,此人甚至都不算是官身,掌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管地方县学,就一个县学的生员名额,没有五十两银子,根本拿不下,而且想买还得有资格才行。

  李乐作为张居正的门下,能力极强,是当初张居正对付王崇古的一把利刃,他查办一个六合县教谕,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可是查着查着李乐发现,阻力很大很大,他连一个县衙的教谕都处置不了。

  一个县衙不入流的教谕,如此大的阻力,引起了李乐的兴趣,李乐训诫了教谕,似乎惩戒到此结束,但其实李乐偷偷请了老祖。

  朱翊钧得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