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七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_朕真的不务正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居多。

  这是为了防止因为皇帝的激烈冲突,带来的朝廷动荡,大明皇叔都喜欢造反,也需要兄弟齐心。

  王恭厂数目高达五十万斤的火药开始逐步转移到各个小型武库之中,火药管理制度将会改变,防止任何隐患的发生。

  随着陛下逐渐长大,顺天府逐渐变成了忠诚的顺天府。

  大明第一继承人继承皇位后,第二继承人要在京师久居,一直等到太子长大一些才会就藩。

  朱翊钧习惯这种安静,大明百姓们可一点都不习惯,皇帝的这个圣旨,自然是又被骂了,骂朝廷管得宽。

  刘妃、李妃、朱翊钧都很年轻,反正每个月都要见面,还有的是机会。

  预产期在十二月的孩子,在万历九年正月才来,孩子只有五斤七两,母子平安,因为是男丁,所以皇太后专门下了道懿旨入朝,与臣民同乐。

  硝石是朝廷严格管理的火药原料,连老君山熬硝洞都是比较隐秘的消息,而民间厕所墙上的白灰,则不属于管控范围,这次爆竹厂的爆炸,立刻引起了朝廷的警惕,而各大城池的粪道主们立刻倒了霉,关于厕灰这种东西,粪道主们收集之后,不得私自买卖囤积,要卖给衙门,运送到军器监集中制作火药,违令者,按私藏火铳、甲胄论罪。

  这个陈东家,过年后论斩,总要有人为这场爆炸案负责,因为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管理不利,明火出现时,管仓库的伙计跑去喝酒去了,炸了之后酒也醒了。

  不得宠的原因也简单,朱翊钧确实不喜欢她们身上那股清冷的架势,倒不是她们端着架子,这个年纪本不怎会伺候人,而刘妃喜欢诗词,每次都要吟诗作对,而李妃则是喜欢乐曲,每次都要弹唱,为了讨好皇帝,想要充分展现自己的闪光点,就越喜欢展示,可这两方面朱翊钧都不太擅长,便越发的不合拍。

  比如朱瞻基登基后,襄王朱瞻墡、郑王朱瞻埈,宣德四年就藩;比如朱祁镇登基后,郕王朱祁钰一直住到了正统十四年,在土木天变后成为皇帝;比如万历皇帝朱翊钧继承王位后,弟弟朱翊镠在京师住了近二十年,直到万历十七年才就藩;比如信王朱由检,就一直在京师住着,天启皇帝绝嗣,兄终弟及。

  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爆炸案,闹腾了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停下了,大明从过年的气氛中醒来,朝廷在正月初五结束了休沐,初六开始正式点卯。

  刘妃和李妃也没人指导,便越发不知如何是好,朱翊钧还专门跟她们聊了聊,但成效甚微,二人还是有点放不开,二人不得圣眷,就越是谨小慎微,更加放不开,放不开就更得不到圣眷,就越小心,最后都成了个解不开的死循环了。

  这是一件十分值得庆幸的事儿,大明经历了孝宗独子、武宗绝嗣、嘉靖皇帝旁支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