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六章 人性本恶的鸿沟_朕真的不务正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朕真的不务正业正文卷第四百五十六章人性本恶的鸿沟大明皇帝喜得公主的消息,伴随着通和宫故意泄露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师,很快,大家都知道了三公主的名字朱轩姝,因为皇帝派发到京堂百官的百事大吉盒上写着名字,而百官府上的门房第一眼看到,在走街串巷、消息灵通的三姑六婆的口中,这个名字被所有人知晓。

  大明皇帝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子嗣不断诞生,对于大明国朝是个好消息,毕竟明武宗绝嗣后,闹出了极大的风波,各地的藩王蠢蠢欲动,朝中的士大夫们,也都瞧不上乡下来的嘉靖皇帝,皇帝的神圣性被广泛质疑,皇帝为了皇权的威严,折腾了一次又一次,直到天下疲惫。

  朱翊钧终于知道王崇古为何要揍王谦了,这已经是这两个月的第二次了。

  第一次是王谦觉得张居正在看病,晋党可以借机扩大一下自己的影响力,被王崇古撵了两条街;第二次王家对外宣称是王谦在太白楼和人争风吃醋,送了一千個花篮,王谦又被撵了两条街。

  但这是对外宣布的消息,实际上,王崇古揍王谦另有原因。

  确实该揍。

  大明有一次巨大的投机活动,那就是在羊毛生意刚开始的时候,遮奢户对精纺毛呢这种帛币的追捧,整个过程是,帛币因为稀缺性再加上王谦讲的故事,从七钱每尺涨到了二银每尺,帛币的价格迅速上涨引发了遮奢户们对财富的狂热追求,帛币的价格被进一步推高,而白银堰塞进一步推动了帛币的增值,使得更多的人更加疯狂地投入。

  最终疯狂到二十四银一尺布的地步,大明一头牛才卖六银。

  按照原来的剧本,当帛币在口耳相传和阶级壁垒的作用下,快速吸纳遮奢户们手中的白银之后,遮奢户为了进一步推高帛币的价格,选择将帛币拆分为更小的单位,吸纳中人之家和穷民苦力的银子,直至理性的完全丧失和泡沫的最终破灭,千百万人倾家荡产,流离失所。

  但是因为朱翊钧的砸盘行为,大量放出帛币,导致了帛币的价格跳水,甚至连民间私自设立的交易行,都在这个过程中直接关门,借钱的投机者,有不少人跳进了通惠河里,所以帛币泡沫被刺破,并没有波及中人之家及以下的阶级。

  但这次巨大的投机活动,依旧产生投机文化,具体而言,就是操纵‘商品’的价格进行买低卖高。

  操纵的手段多种多样。

  洗盘,数家手中拥有大量帛币的遮奢户联合在一起,大量放货,故意拉踩价格,引起交易行的恐慌情绪,并导致小户在恐慌之下卖出自己所有的帛币,这联合在一起的遮奢户,趁机低价回收,拉高帛币价格。

  对倒,在燕兴楼交易行之外,设立有门槛的私人交易会,这个门槛极高,将手中的帛币对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