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四章 四个自然而然的推论_朕真的不务正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所以没有什么动作。

  戚继光弄了五千名俘虏,在胜州开山修路,铺设了一条石子路,已经营建好了部分的官舍,开采所用的各种铁器已经开始动工,五千饶露煤场,开采效率开始快速提升,这些俘虏都是汉儿,现在要在煤场服劳役五年,才能获得自由身。

  朱翊钧对胜州采煤场的进程,出乎意料,戚继光会打仗,朱翊钧知道,戚继光会种地,朱翊钧知道,戚继光会开矿,朱翊钧也知道,但开的这么快,实在是出乎朱翊钧的意料之外!

  西山煤局都没这么快的!

  什么时候浓眉大眼的戚继光,对开矿之事如此熟稔了?

  为了解开疑惑,朱翊钧写信到了前线,戚继光的回信,也的很清楚,当初他在浙江招募的客兵,大半都是矿工,开矿那是老手艺了。

  在戚继光眼里,矿工窑民工匠,都是一等一的兵源,其次是乡野,最次的便是城里人,戚继光在纪效新书里直接明了:自选乡野民丁。

  城里人不能用,城里人吃不了苦还意见大扰乱军心;喜欢花拳绣腿的不能用,套路只能耍帅不能杀敌;做过吏员公职不能用,因为他们就知道投机取巧,可劲儿的钻营。

  大明堂堂大将军戚帅,也是个老阴阳人了,偶尔也会提到义乌人之彪勇横霸,善战无畏,打起仗来悍不畏死。

  这倒是真的,朱翊钧就亲眼见过一次,有一次京营演练,一方输红眼了,有一旗,扛起火药包就要冲过去跟对手同归于尽,得亏被人给拦下来。

  戚继光的嫡系多为义乌兵,这几年,他的风格逐渐变得稳重起来,义乌兵反倒是聚集在了李如松的帐下,李如松打起仗来也是个疯子,还带着一群疯子。

  朱翊钧收起了戚继光的书信,对着冯保道:“戚帅来信,墩台远侯发现了个大铁山,也不知道如何跟朝廷那个铁矿,就在卧马岗的附近,就很大很大的一个铁山,露的,品位很高。”

  冯保和张宏互相看了眼,彼此都是疑惑的道:“啊?”

  突然从而降的泼富贵,实在是让人措手不及,缺银少铜没有煤铁还烂,是这些年明公们经常提及的话题,滇铜难,埋得深,但还是要倾尽全力的采用,西山煤局的煤三十多丈深,也要挖煤。

  结果现在,戚帅又报闻了一个新的矿山,铁山。

  采不完,根本采不完。

  其实很简单,卧马岗附近是中亚成矿带,而且是斑岩型铜金矿的成矿带,倭国、吕宋、婆罗洲、智利也都是富矿,他们都分布在环太平洋成矿带,又因为板块运动,这些地方也在造山带,地里的矿就都拱出来了。

  不是云南地方官员不负责、百姓不勤恳,短短不到十年就被吕宋铜祥的赤铜产量给超过了,完全是因为自然禀赋的原因。

  朱翊钧的勤勉已经超过了大明朝大多数的皇帝,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