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六十八章 朝臣静悄悄,必然在作妖!_朕真的不务正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刚入京的时候,就对大明的政令指指点点,一开口就是官厂团造必然失败,工兵团营必然失败,也就是陛下对他的自由之说,非常感兴趣,否则王谦早就让他闭嘴了。

  “所以他不适合当官,和林辅成一起大思辨去吧,他适合当个意见篓子。”朱翊钧承认了张居正的评价,李贽是既要自己的清誉,又要完成朝廷的税赋,还要治下的百姓安居乐业,在生产关系还没有转变,下乡催征几乎等同于扫荡的年代里,这就是个不可能的三角。

  “陛下有个事,臣得和陛下提前沟通一下。”张居正看着皇帝,左右看了看,低声说道:“安南。”

  张宏不动声色的摁住了中书舍人的手,有些东西,不适合写到起居注里,万一后人翻看起居注,发现张居正是个读书人怎么办?

  张居正在万历三年就下令各市舶司加大了对安南的粮食进口,这一来二去已经八年的时间了,终于见到了成果。

  “先生请讲。”朱翊钧往前凑了凑身子同样低声说道。

  商量秘密专用姿势和声量,显然这对君臣这个模样,多少有点狼狈为奸的错觉。

  “万历四年起,就开始大量进口安南的粮食,一方面的确是大明需要,另一方面是漕粮海运日益成熟,也算是瓜熟蒂落了,去年一年,咱们从安南国进口了这个数的大米。”张居正伸出四根手指头。

  “四十万石?”朱翊钧已经尽量让自己大胆的猜了,一石粮食一百五十斤,六千万斤,东汉末年,曹操在许都的屯耕所得,也正是四十万石的粮,在许都的屯耕,让曹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曹操最擅长的其实也是屯耕。

  张居正声音更低的说道:“四百万石。”

  “嚯!”朱翊钧一个战术后仰,他左右看了看,发现中书舍人已经去上厕所了,立刻说道:“这可是四百万石啊!”

  谁能解决粮食千里运输损耗过大的困局,谁就能成为大明皇帝!

  朱元璋当初给地方留存五成税赋,就是因为钱粮起运京师,路上的消耗实在是太大了,用的时候,再从京堂起运到地方,又是一次消耗,朱元璋给地方留一半,用的时候,再从府库里调派,结果就是,府库里空空如也。

  朝廷没有,府库也没有。

  大明850万顷地,养1.2亿人丁,其实并不是很困难,可是粮食在路上运输,那是一个系统工程的问题,王国光曾经核算过,在大明没有漕粮海运的时候,大明朝廷得到一石米,总共要消耗掉三石到四石的米去运输,这就是南粮北运的困局。

  在大明完成漕粮海运之后,这笔天文数字一样的运费终于从三到四石降低了半石左右。

  “也就是说,从松江府起运入京的粮食,其实都是安南的粮食?!”朱翊钧立刻察觉到了其中的要素!

  怪不得这两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