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相交皆英杰_医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唱白脸,真当我看不出来么?不就是想赖着我们家宁安么?还唱这么一出大戏干什么?既然怕坏了清名,那就谨慎言行啊!再了,我大汉再嫁的人还少么?怎么不见她们成嚷嚷清名。

  随即躬身一拜,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地道:

  “司徒与夫人之意,允已尽数了解,只是宁安非我所出,而是家妹之子,如今虽将宁安托付于我,但此事仍不敢自专,还需等宁安醒过来之后再谈此事,望司徒见谅!”

  见王允不接茬,袁隗有些不乐意了,虽自己的女儿人有些跳脱,但毕竟袁家的家世摆在这里,嫁你外甥也算你外甥高攀,竟还想在这里挑三拣四的,随即面色一阴,便想给王允下绊子。

  袁隗有些拉不下脸,马伦可不会,一手指着王允的鼻子,道:

  “我本是大家闺秀,不愿意做这丑态,可事关我家女儿,又不得不问你一句,子师当真做不得主?若是做不得主,那我就去找卢子干,恩师如父,想必他还是做得了主的吧!”

  这下让王允有些傻眼了,差点儿忘了卢子干与马伦还有这关系,若是真的闹到卢植那里,那可就真的不好收场了,便只好默默叹了口气,时也命也,谁叫你去招惹她的呢?只能怪你自己了,接着再拜答道:

  “宁安的父母临走之前将他托付于我,我虽算不上面面俱到,但也算对他颇为关心,自认为不负家妹重托,若是慈事情还需去请教子干,那我这个当舅灸百年之后也没脸再去见家妹了,既然司徒愿意将女儿下嫁,那我也只好应允了司徒。”

  见王允松了口,袁隗二人也转变了脸色,拉着王允道:

  “子师能这么想自然是好的,毕竟双方年纪也都不了,早先定下来便是最好了。”

  见二人热情万分,王允有点儿受宠若惊地躬身一礼,道:

  “双方年纪的确都不算了,早些定下来我也是满意的,奈何我那妹夫过世还未过三年便发生了黄巾这场事,虽因为国难而不得已被夺情,但若是成婚的话还是太早了,我可以做主先交换婚书,至于婚礼,再等一年,不知司徒意下如何?”

  袁隗与马伦相对视一眼,随即颔首道:

  “既然家中有事,那再等一年也无碍。”

  罢便对着身边的下人吩咐道:

  “还不去看看宁安醒了没?醒了就叫他与姐到正厅来,我们今就把这件事给定下来。”

  见马伦如此急切,王允忍不住摇头苦笑,问道:

  “澹雅这孩子虽活泼零儿,但家世,容貌在此,夫人何必如此急切呢?”

  马伦眉头一挑,带着质问的语气道:

  “子师是以为我家澹雅嫁不出去吗?”

  王允立即摇头摆手,有些手足无措的道:

  “允绝无此意,只是好奇,以袁家的门第,竟会看上我那个不着调的外甥!”

  马伦轻轻一笑,抚手道:

  “子师莫要看你这外甥,此次镇压黄巾,朝廷一共外派了四位中郎将,除右中郎将朱儁与宁安相交不深外,其余三位皆对他赞不绝口,卢子干甚至将他收为淋子,这是一介庸人能做得到的吗?

  再者,宁安的交友也算广阔,前太尉曹嵩之子曹孟德,汝南名士许劭曾对他评价颇高,而曹孟德却能将他奉为知己,可见宁安也绝非常人。

  不止如此,关西的傅南容,以及黄巾之战中声名鹊起的孙文台等皆与他为友,相交皆英杰,子师为何还要用看待孩子的眼光看待宁安呢?”

  听完,王允有些惊异,虽从未将张林当成轻与之辈,但也从未真正去正视过张林背后的势力,直到被马伦挑出来,才发现,自己这个便宜外甥竟在黄巾之战中悄悄的集聚了如此大的能量。

  同时,原本只当张林是王允添头的袁隗也忍不住心中一喜,本未细看,便没放在心上,却没想到这个捡来的女婿竟还真有两把刷子。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