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一章:朱安的收入_大明:开局被活埋,洪武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平民出生,童年悲惨,当了和尚,又做过乞丐。

  二十五岁才投奔在郭子兴手下,开始传奇的一生。

  唯独没有做过和了解过的,便是商人。

  年少时因商人哄抬米价,导致父亲饿死,所以朱元璋痛恨商人。

  但作为皇帝,朱元璋知道商业的发展对于大明,是极为重要的。

  所以虽是痛恨商人,但他也同样重视商业,这并不矛盾。

  朱安的这种思路,是朱元璋从未想过的。这等来自后世的承包制,对于目前的大明来说,确实是一剂良药。

  自元朝开始,全世界就已经处于小冰川时期了,多灾多难,不仅仅是大明,目前全球的环境都不是很好。

  长期抗灾,已然成为了主流,对于如何接近灾情问题,便是目前大明的核心问题。

  假设,如果大明上下,公众一心,全力抗灾,其实生活并不艰难,都是能过得下去的。

  目前的情况却是,大多数的粮食,都被权贵把控着,他们认为,那些贱民的死,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那是大明皇帝的事情。

  目前的大明权贵,其实大部分往上,都是元末流民来着,只是曾经屠龙的少年们,现在也成了恶龙。

  以后世的律法来看,目前整个大明,百分之九十的勋贵,都属于地主恶霸,闭着眼睛选十个,都不见得有一个是冤枉的。

  现在朱安提出来的建议,便是带动整个地方人员的抗灾积极性,将地主和平民的矛盾进行转移。

  在修建道路的同时,又可以赈灾,减少灾情所带来的伤害。

  总体而言,绝对是利大于弊的。

  其实朱元璋在看到这个方案的时候,开始有些犹豫,但是深思一番,就越发觉得绝妙。

  大明现在的赋税是个什么德性,朱元璋心里也清楚,一些道路上的关税,几乎是聊胜于无。

  哪怕分出去给这些当地勋贵们,对于整个大明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尤其是现在的大明,在朱元璋的强势镇压下,地主恶霸这些勋贵,都要小心谨慎,皇权下乡没有任何难度。

  敢曲解他政令的官员,目前都在土里了。

  “咱得跟大孙好好聊聊,这个策略不错,但还是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一旦开了这个先河,有些东西也不好把控。”

  朱元璋心中想到,对于冯胜的态度,他目前来说极为满意,便再次问道:

  “咱大孙可还有别的策略?”

  冯胜苦笑着说道:“不敢欺瞒陛下,朱公子对于地方治理上有许多新颖的想法,只是老臣年迈,能够记下的却是不多了。”

  朱元璋点点头,在冯胜没来之前,锦衣卫就已经汇报昨日冯胜于半夜才回去,整夜未熄灯,对于这个年纪来说,熬夜还是比较辛苦的。

  “你先回去好好歇息,明日一早,再陪着咱共同去大孙那里聊聊。”

  “遵令。”

  今日的朱元璋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