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 士林大辩论(特鸣谢书友 20187773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

  虽然一开始的讨论中,反对开工商科举之人众多,然而随着这场辨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广,关于工商对提升民生、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作用,也为更多士人所了解。

  到5月份的时候,柴宗训见大辩论仍方兴未艾,倒也不急于和例行的文武进士同期开“工商”科进士了,还是待辩论结束后,开特科选拔好了。

  开熙十年五月八日,三年一届的科举院试,将在汴京举行。

  本次科举,自大周三百多个州府,共有三万余名文、武举人赶来应试,其中文举人二万三千余人,武举人九千余人。

  所谓“穷文富武”,修习武艺的民间之士,相比学文之人,还是要少了许多。

  自柴宗训登极为帝以来,汴京城市大约扩大了有3倍,人口也从八、九十万人,增长到了二百一十余万人。

  商业繁荣下,汴京各行各业皆兴盛,工作机会众多。城中的客栈也从开熙元年的计三十余家,增长到了一百二十余家。

  进入五月初后,这些汴京的客栈几乎家家爆满,住了许多赶考的文、武举子。

  五月七日午后,汴京城北附近的“河洛客栈”中,许多住店的文、武举子,午饭后都坐在客栈大堂中饮酒饮茶聊天。

  “各位仁兄听说了没?今年二月我大周龙骧军、龙骧卫大破南汉的“骑田岭、萌渚岭之战”,管都督、曹副都督设伏前后夹击南汉十万禁军,竟然一战歼灭了五万多敌人,大太监龚澄枢无法突围,只得投降。”

  一名武举人说道。

  “陛下派大军平定南汉,到今天过去了还没半年,我们都是习练武艺的武举,怎么可能不知道?

  我还专门研究过朝廷邸报里的文章,我大周军士的神臂弓真乃神兵利器,威力在当今诸国中乃是魁首。”

  一名文举人插话道:

  “神臂弓乃陛下刚登极不久的开熙元年,即召集数名技艺高超工匠,一同研发出来的。

  近年来,在多场战事中屡立大功,可见陛下重视工艺技艺的圣明。”

  另一名文举人道:

  “听说现在朝野的士林间正在辨论是否要开“工”、“商”二科的科举呢!都传陛下有意要开这二科科举,广录精通工艺生产、商业经营的人材。

  我对经商之道,倒也颇有兴趣,向来熟读《管子》、《陶朱公商经》等书。

  若是此次不第,我便准备潜心攻读商科典籍,届时参加陛下新开的“商”科科举!”

  “万民士为先!通晓圣人之学,方可治理天下。

  “士农工商”,商人乃最末之民,向来重利轻义,岂能登庙堂之上?”

  客栈大堂中参与讨论的举人越来越多,关于开“工、商”科举,支持者和反对者越争越激烈。

  一名青年武举大声道:

  “这么明摆着的事,还有何好争论的?

  自从陛下登极这十年来,在我大周各地大兴水利,降民田赋,促民经商,百姓们都从以前的吃不饱饭,一遇灾年便卖儿鬻女,几年间便都温饱有余!

  这岂是一天只会道德文章、之乎者也的士人能办到的?

  我张凝出身贫寒,若无陛下取消各地关卡的促商措施,以前饭都吃不饱的。

  陛下推圣人之政,对百姓们的好,百姓们都记在心里的。

  陛下想要开“工、商”科举,必是利国利民之仁政善举!”

  角落里一名衣着华贵的文举人打量了这青年武举人几眼,嘴角一撇,不屑道:

  “看你这身穷酸样,定是来参加武进士院试的了?

  一个武夫懂得什么治国理政的道理?”

  张凝一听大怒,起身在长凳上一拍,坚硬的榆木竟碎裂成了数块。

  张凝手指着衣着华贵的文举人,道:

  “放肆!没有陛下遣吾等武夫四处攻取,战无不胜,你等养尊处优的士族只知贪图享乐,只怕早就向敌国摇尾乞怜了!”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