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8章 耶律贤的决断(特鸣谢书友 名字太难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吟,心思一转间,道:

  辽国虽国运不错,研究出了克制我大周神臂弓的板甲,然而一则制造昂贵,二则太过沉重,不利着甲。”

  耶律贤点头道:

  耶律斜轸,耶律曷鲁之孙。生性聪明机敏,行事放诞,不善治理生计。

  韩德让道:

  “陛下,您怎么忘了?出征汉地,我大辽还有一强助可以用。”

  “正是!陛下,臣闻周帝五月间曾下旨,令定难军节度使征八万兵马入朝,归周帝郭宗训调遣,这明摆着是周帝打算削弱甚至是吞并定难军。

  辽景宗耶律贤说:“这我也知道,只是他放荡不羁,怎么会屈身接受控制呢?”

  只是我大辽这几年来倾尽国库,也只打造出了十五万副可克制大周“神臂弓”的板甲,而大周如今已有龙骧军六大兵团,若为争夺汉国而两国大战,只恐目下时机尚未成熟。”

  韩德让,生于941年,字致尧,契丹名兴宁·姚哥,汉族,祖籍蓟州玉田,西南面招讨使韩匡嗣的第四子。

  周帝近年来已裁汰旧有军队,各州府守军皆由龙骧军派驻,这就起码需要三只兵团。

  如今见刘继元反被大周龙骧卫所杀,萧天都又损失惨重,不由大怒。

  陛下明鉴。”

  开熙十年(969年),辽穆宗耶律璟死后,耶律贤即位。

  于是辽景宗召见了耶律斜轸,向他询以军国大政,耶律斜轸的回答切中事理,由此深得辽景宗的器重。将皇后萧绰的侄女萧氏嫁给他为妻,命他节制西南面诸军,为诏讨使。

  使者就由耶律贤宠臣、口才便给的萧思温担任。

  “朕亦有此意。

  耶律贤本拟派萧天都率“飞狐司”往援刘继元,能一举拿下郭无为,使汉国完全听从自己命令。

  韩德让道:

  韩德让身材魁梧,美仪容,足智多谋,仕官不久即得耶律贤器重,引为心腹。

  郭无为行大礼谢恩后,道:

  “启禀陛下,汉国自刘旻时归附辽国已久,如今归于大周,臣料想辽国君臣必极为不愤,应当会派大军前来争夺原汉国之地。

  他的父亲与祖父都是以汉人之身担任辽朝重臣,韩德让本人早年没有出仕,直到耶律贤登位,即保宁元年(公元969年),韩德让因门荫入仕为官,担任东头供奉官。

  耶律贤最终拍板决定发十五万御帐亲军倾国而出,南下攻取原汉国之地,同时第二日即派使者前往夏州见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联合出兵,表结盟之意。

  枢密使萧思温向朝廷荐举年仅二十余岁耶律斜轸,说他有治理国家的才干。

  柴宗训轻啜了两口茶后,看向殿中恭立的郭无为,道:

  “郭先生昔年曾首投太祖,惜囿于当时形势,致与朕大周失之交臂。

  萧思温回答说:“他外表上显得放浪,其器量才干却不可限量。”

  开熙十一年九月十二日早朝上,已率军回到汴京的龙骧卫指挥使张咏,向皇帝柴宗训详细禀报了太原战事。

  李涛出班道:

  “陛下,臣也认为耶律贤应当会出兵夺取汉地,且定难军李光睿迄今未按陛下圣旨之意,派遣八万大军入朝。

  臣以为陛下须防定难军与辽国联合以抗我大周。”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