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8章 高昌回鹘(特鸣谢书友 20238000 的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昌城奠基于西汉时期(公元前1世纪),是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汉、魏、晋历代均派有戊己校尉此城,管理屯田,故又被称为“戊己校尉城”。

  东晋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前凉张骏在高昌故城“置高昌郡,立田地县”,继之又先后为河西走廊的前秦、后凉、西凉、北凉所管辖。

  南朝宋元嘉十九年(公元442年),北凉残余势力在沮渠无讳在高昌故城建立了流亡政权。

  北魏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沮渠安周攻破交河城,灭车师前国,吐鲁番盆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遂由交河城完全转移到高昌城。

  南朝宋大明四年(公元460年),柔然人杀北凉王安周,此后张、马、麴氏在高昌相继称王,其中以麴氏高昌统治时间最长,达140余年。

  唐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吏部尚书侯君集带兵统一了高昌(高昌故城),在此置西州,下辖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5县。由侯君集所得高昌国户籍档案统计,当时有人口3.7万人。

  唐朝(公元8世纪末)以后,吐蕃人曾一度占据了高昌。

  唐末(公元9世纪中叶)以后,漠北草原回鹘汗国衰亡后,西迁的部分余众攻下高昌,在此建立了回鹘高昌国。

  其疆域最盛时包括原唐朝的西州、伊州、庭州以及焉耆、龟兹二都督府之地。此外还统有分布在罗布淖一带的众熨及其它一些别的民族或部落。

  回鹘汗国是奴隶制社会,人逐水草而居,汗国晚期依照粟特文创制回鹘文,也使用汉文。

  高昌城平面呈长方形,周长约5.4千米,总面积约200公顷,布局可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即“可汉堡”)三重城。

  李沆骑在马上,从一处小山坡向高昌城内望去,只见其城墙主要以夯土夯筑,远看就是一座极具西域特色的土城,城内除民居外,以宫殿和摩尼教和佛教的寺庙为多。

  不一刻,去年底派驻前来高昌的龙骧卫镇抚使胡炼亲自出城迎接李沆。

  双方见礼后,胡炼道:

  “下官闻陛下遣李大人出使高昌回鹘,等候多时矣!

  李大人请随下官进城。”

  李沆道:

  “有劳胡镇抚使亲来迎接,下官愧不敢当啊。”

  胡炼和李沆的官职:龙骧卫镇抚使和吏部侍郎皆是正二品,只是一武官一文官,不相统属。二人谦虚下来,皆自称“下官”。

  二人在数百名随从和龙骧卫簇拥下,一起骑马进入了高昌城。

  城中几乎尽皆是回鹘、吐蕃、粟末、波斯、南突厥、北突厥、大众熨(仲云)、小众熨、样磨、割禄(葛逻禄)、黠戛司、末蛮、格哆族、预龙族等族之人,全城汉人仅有胡炼和李沆等人,因而引来了路人的频频注目。

  看到这些汉人皆身强力壮的青年,气质肃杀,身挂做工精致的上品刀剑,行囊中更是鼓鼓的似有弓箭,一看就是极不好惹之人。

  更何况大周帝国新近大破六谷蕃与甘州回鹘联军,威名远扬西域乃至中亚一带,倒也无何回鹘国中之人敢来寻胡炼等人的麻烦。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