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2章 重启丝绸之路(特鸣谢书友 小老虎的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各国与中国的通商需求被极大压抑。

  如今大周皇帝兵出河西,战无不胜,半年即攻灭了六谷蕃、甘州回鹘二国,纳“归义军”,收河西走廊全境二十二州入版图,且立即推行了废除诸多关卡、轻税的促商措施。

  以新归附大周帝国的高昌国为代表,西域各国商人纷纷试探性的派商队开启了经河西走廊,前往大周帝国的外贸之旅。

  西域商人运进大周的商品有:珠玉、珊瑚、翡翠、象牙、乳香、木香、琥珀、花蕊布、龙盐、西锦、玉鞍辔马、腽肭剂、金星石、安息鸡舌香和马、驴等。

  以上除玉石、硇砂、马、驴以外,大部分是西域商队从西方,包括西亚、南亚、非洲、阿拉伯诸地转运的货物。

  从货物的量看,马匹、乳香、玉石是最大宗商品。

  西域各国商队从大周运回丝织品、瓷器、茶、衣服、银器和钱币,其中丝织品和瓷器的数量最多。

  历史上瓷器生产一直为中国上千年来独得之秘。在上千年的时间里,经汉代陆地丝绸之路和唐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国的瓷器远销欧洲,极为畅销,价比黄金。

  欧洲人在千年的时间里,一直希望自己能生产出瓷器,打破中国瓷器的独有性,然而因生产工艺的复杂,一直不能仿制成功。

  直到柴宗训前世的满清康熙年间,欧洲一名传教士携礼物重贿康熙,大麻子不知瓷器生产技艺的珍贵,竟然同意了此传教士前往景德镇瓷窑观摩学习的要求。

  此传教士“奉皇帝旨意”在景德镇瓷窑中生活观察了数年,终于将瓷器生产的决窍偷学了去。

  回到欧洲后,中国瓷器生产的秘技传播了开来,致欧洲亦能生产几乎和中国瓷器无二致的精美瓷器。中国痛失一天价的独有珍贵商品。

  首批前往大周经商的西域商人顺利的售完货物、大赚而归后,大周帝国繁荣鼎盛、法纪肃然、经商便利、税率颇低的风评很快在西域及中亚几十个国家传开了,立时引爆了各国商人前往大周贸易赚钱的渴望。

  经河西走廊前往大周进行商贸的西域商人日增,仅几個月后的开熙十六年底,据户部的统计,已有二百万人次西域商人前来大周贸易,商品的成交金额突破了千万两银钱。

  而做为必经之路的河西走廊,有了这二百万人次西域商人的来回行程,一路上的吃喝住行玩,立即使河西二十二州的以服务业为主的商业兴盛起来。

  百万内地汉人移民们即有朝廷免费供应的民居安住,从租赁官府新修的商铺经营买卖一开始,便十分红火。

  不但这百万汉人或经商或务工,都有活干,从当地少民百姓手中采购蔬菜、牛羊猪肉等原材料大增,也使河西本地的百姓收入大增,生活大为改善了起来。

  民以食为天。

  柴宗训重启“丝绸之路”,不但河西走廊二十二州立即兴盛起来,而西域各国与大周商贸频繁下,获利颇丰,对大周的态度也很快变得友善。

  至开熙十七年大年除夕前后,已有三十余西域国家遣使入汴京朝贡。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