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2章 大理皇帝段素顺(特鸣谢书友 12035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兴盛起来,利国利民。

  陛下宜早做决断。”

  驸马、司空段彦贞出班道:

  “西南夷之地,少民部族众多,且已独立自治二百余年,其风俗、行事与大周大有差异。

  现今周帝郭宗训虽将西南夷收为国土,然而没有上十年的统治,此地都不可能稳固。

  西南夷不稳固,大周如何敢兴兵犯我大理?臣料西南夷与大周风俗大异,一个不好,便会发生叛乱,而地多山岭,周军平定不易。

  陛下不用急于向大周称臣,徒损皇室颜面。”

  争论来争论去,还是自诩乃西南一带大国、曾大败过大唐的强硬一派朝臣,占了多数。

  大理国的军事制度大体延续南诏,分常备兵、乡兵和夷卒三类。

  其中常备兵为少数精锐,数量不多,目前有二十万人;乡兵类似唐代府兵,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可征募上限大致在三十万人。

  夷卒是从依附于大理国的少数民族部族中借调的士兵,自段思平建国起,每遇战事,大理国多借兵于爨东三十七部,往往能得二、三十万蛮族勇士。

  一向在政治上温和的大理皇帝段素顺,最终只得依了强硬派的提议,加派军士十万人前往大理东北边界的建昌府、东昌郡、石城郡三个州郡,防备大周。

  同时遣商队前往大周采购印刷的佛经。

  因大理国君民皆笃信佛教,佛经销量很大,而经济却颇为落后,本国的印刷工艺即比不上大周,印刷成书的价格也贵了许多,质量也比不上大周佛经印刷的精美。

  以前几十年,大理佛经皆是由西南夷的各少民部落,从大周采购后,加价卖给大理国商人。

  如今西南夷即已被收归大周国土,而大周对商贸历来持开放包容政策,税收也低,是以自此后,大理自派商队前往大周境内采购佛经等商品。

  柴宗训登位为帝十余年来,裁汰全国各地关卡,“考成法”整顿吏治,理顺社会阶层上升渠道,打压削弱权贵门阀势力,大力鼓励百姓从事商贸下,百业均兴旺发展。

  十多年的发展下来,大周印刷刻书业已遍布全国,成为一个从业人员众多的大行业。

  其中最发达的是四川成都和眉山地区,京城汴京、浙江杭州和福建建阳、麻沙地区,这些地方成为大周帝国四大刻书中心,并出现了蜀刻、浙刻、闽刻等不同刻书风格,带动着全国刻书业的蓬勃发展。

  其中又以成都一带刻书业即蜀刻最盛。四川是雕版印刷技术的发祥地,成都作为雕版印刷大藏经的基地而驰名全国各地,斐声国外。

  蜀刻本校勘精当,字体遒劲方正,行款疏朗,版式舒展,为刻本中的精品,为各国中印刷书之冠。

  据工部和户部的统计,大周目下已有印刷作坊八万余家,雇佣的工人数目在三百万人左右,已占全民人口的约一成。

  在朝廷“最低雇工月俸”制下,随着大周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已上涨至每月1两银。

  在目下大周社会物价下,一石米五百文钱,盐一斗八钱,1两银已足以养活一家八口人。

  而生存压力大减之下,大周百姓的消费种类日增,尚学之风也成了百姓们争相推崇的。

  一时间,大周百姓的儿童一代,识字率大增,国民素质提升也很快。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