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章 社稷与亲情(特鸣谢书友 纪书荒 的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最终的结果,众所周知,西汉的衰落,正是从汉元帝刘奭在位期间开始的,听信儒家,务虚不务实,朝堂与民生脱节。大臣只需会欺下瞒上,勾结逢迎等做官的本事,对百姓和社稷的贡献,根本不在对官员的考量当中。

  而现在柴宗训面对的情况,则比汉宣帝面对的情况还要差,近似于晋武帝。

  之后数天,柴宗训除了上朝,都在考虑更立太子之事,焦虑之下,饮食不安。

  而面对符太后、符皇后等后妃时,又要作出没事人的样子来,时間久了,令柴宗训委实辛苦。

  十一月七日午后,柴宗训独自在庆寿殿中休息时,吏部侍郎李沆求见。

  想到李沆乃宰相李涛门生,颇受李涛推荐,为人又才干出众,忠心耿耿,柴宗训于是召他来见。

  不一刻,李沆已在太监和禁军带领下,步入殿来。

  见礼后,李沆道:

  “陛下,恕臣妄言:这几日来,臣在早朝时见到陛下眉头紧锁,似有心事。

  陛下乃我大周一国之主、万民福祉所寄,陛下为社稷忧虑,臣等无用。

  今日特冒昧求见陛下,愿以臣之愚钝,为陛下分忧。”

  柴宗训知李沆远见洞察之材,不在李涛之下,且向为自己心腹,此事自然不能和同为心腹之臣、但是太子党的首辅王著、次辅吕蒙正商议,当即缓缓开口将心中疑虑的更立太子之事,向李沆说了一遍。

  李沆听罢,沉吟片刻后,亦觉此事十分棘手,才知皇帝柴宗训的为难处。

  李沆想到政治上的恩师李涛昔日对自己的谆谆教诲,果断进言道:

  “陛下雄才大略,仁义英明,然而太子乃国之根本,太子的选择与合格与否,关系到社稷的存续、帝室的福泽绵延,不可有半分迟疑侥幸之心。

  即然几名御医都说太子的状况是先天带来的,臣恳请陛下为社稷计,更立太子!”

  柴宗训愁道:

  “李爱卿,更立太子岂有这般容易?

  要更立太子,首辅王著、次辅吕蒙正一系势力皆要更换,而符皇后、魏王一系势力皆要打压清洗,甚至还会触怒母后!

  这让朕如何决择?!”

  李沆知今日殿中君臣议论之事若传了出去,自己立刻官位不保,或有性命之忧,然而为了大周社稷,仍然道:

  “陛下即然已觉察不得不更立太子,此事上便只能以雷霆手段施行之,不可有半点妇人之仁!

  事已至此,为大周社稷计、为天下苍生计,陛下当更立太子,且普天下也只有陛下有此威望和能力,办成此事。

  若陛下迟疑不决,未来晋惠帝之事重演,目下被陛下征服、打压的各族或又将上演“五胡乱华”之事!

  必成我汉人又一次浩劫!”

  道理柴宗训当然明白,身为皇帝,自然以社稷、皇室、民族为重。

  而政治斗争极其残酷,只为目标,不顾及感情。历史上为争权夺利,兄弟相残、父子亲人反目,所在多有。

  然而想到要亲自对付历来忠心耿耿的王著、吕蒙正等大臣,以及表妹符蓁蓁、皇长子柴济宙、外公魏王家族,甚至还有母后符太后,柴宗训的心就在滴血。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