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七章 台词(月票加更)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嗯?我觉得还可以吧。”

  “我原本也觉得可以,但听了韩老师和莫老师的台词,简直无地自容了。”

  李健群既坦诚又羞涩,摸摸曹影的脸蛋,笑道:“小影说的都比我强多了。”

  “不,姐姐很厉害的!”

  曹影扒着饭大声道。

  嘿,你个败家孩子!她三十岁,你叫姐,我二十二,你叫叔???

  许非明白对方的心情,剧本围读最检验演员的台词功力。没有任何花哨,纯口条,谁高谁低一下就能听出来。

  像上午那场,葛尤的节奏和情绪不足,胜在放松自然。刘贝学京剧的,一时转不过来,差火候。

  牛振华说相声的,口条顺,影视情绪差点。韩影嗓门大,人物特征鲜明,优势盖过了劣势,让她整点抒情缓慢的保证不是这水准。

  或多或少都有毛病,但不是大毛病,慢慢就能调整。

  其中优秀的:姜黎黎经验丰富,濮存新演话剧多年,音色还好听,莫岐最稳,信手拈来。

  还有没出场的梁贯华,虽然只演了几年话剧,范儿已经妥了,加上那吨位,往那儿一坐老神在在。

  而李健群对戏最多的,便是这个胖子。

  “我口音重,怕说不好。”

  “那你就用武汉话讲,反正是个外地媳妇。”

  “这能行么?”

  “当然行啊,电视剧出现方言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注意得让观众听懂,过于生僻的就不要用了。”

  “……”

  李健群想想,有了准备,又笑出一口白牙,夹了块肉给曹影,“多吃点,下午还要坐很久呢。”

  “谢谢姐姐!”

  曹影咧开嘴,恶意卖萌,俩人还都有颗痣。

  转眼午休过去,下午场开始。

  气氛跟早上完全不同,都明白这东西是干嘛的了,甚至郑小龙调来一台摄像机,拍些资料存档。许非也拍了好些照片,作为内部刊物的素材。

  全体就位后,郑小龙示意尤晓刚,你说说吧。

  我特么说什么啊?

  尤晓刚心里吐槽,嘴上道:“上午是个适应阶段,大家表现都不错,但其他人积极性不强。觉得不妥就提,别憋着,不然开这个会就没意义了。”

  “还有一点。”

  梁左忽然开口,“于兰姑这个角色,之前选的演员打算说陕西话,现在李老师,您这个……”

  “我是武汉人,我想先用普通话试试。”李健群道。

  “那咱们先走一遍吧。”梁贯华道。

  “行,开始!”

  尤晓刚照例念叙述部分,“傍晚,大杂院一片忙碌,张秋梅在小厨房里做饭。”

  “哟,打烊了?今儿生意怎么样?”

  姜黎黎完全爱上了围读,声情并茂,还带手势。

  “挺好的,你做饭呢?”李健群道。

  “妮子今儿非要吃炸酱面,我东家借西家挪才抠出点酱。”

  “哦,我先进去了。”

  呃……

  众人略尴尬,就是那种刻意发音的普通话,非常生硬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