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六三章 电影放映员_李佑的大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那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露天电影是农村文化娱乐的主要活动。

  那时只要那个村有喜事,比如建新房、结婚、打三朝(满月酒)或祝寿,不管多远,只要有人来请,电影播放员都会去放电影。

  这时,村里就会早早地派来两个人帮着电影播放员拿放映机、音箱。要是碰见没通电的村落,还要带上发电机,带上柴油。放映机里面有两个扁扁的铁盒子,上面写着影片的名称。

  有的上面的字漆都掉了颜色,模糊不清了。由于家离县城比较远,电影播放员每次去电影公司拿影片都要拿上八九个,这样就可以轮流多放几个村子。

  那时候的父老乡亲只要一听到哪个村晚上要放电影,不管白天干活多累,无论男女老少都会云集而至。他们早早地就吃了晚饭,把晒在庭院里的农作物收到屋里来,大人小孩都走十里八村去看,有的还要走上两个多小时的夜路。那时看电影成了很多父老乡亲们最喜欢的事。

  电影播放员到主人家后,吃过晚饭,就和村里的人唠嗑几下,就开始准备放电影了。首先吩咐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把电影幕布挂起来,幕布四周都有铝镶嵌的二公分圆孔,这样设计是为了更方便绳子穿插,增强幕布的稳定性。

  主人家便拿了两根七、八米长的,有大人手臂那么大的南竹或木头把幕布挂起来,南竹系着幕布的两端,然后分别再捆上绳子,从相反的方向往外拉,这样四个角八个不同的方向就把幕布牢牢地固定在那里,纹丝不动。

  电影银幕挂起来后,电影播放员便拿放映机放在八仙桌上开始试机调镜。

  这时,附近的村民逐渐从各自的村庄纷纷赶来。来得最早的还是本村的,有种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感。

  有爷爷奶奶领着孙子的,有妇女抱着吃奶的孩子,有哥哥带着弟弟妹妹的,有的拎着几张板凳的,有拿着几捆稻草的,有拿着石头的,有打着手电筒的,有举着火把的,还有提着马灯的,三五成群。

  晒谷场附近的小山丘、树上、房屋的屋顶、走廊上、窗户里,还有马路边都挤满了人。靠近银幕和放映机附近的有利位置都是本村和客人的,其次就是隔壁村的,最后是远处村的。

  他们有的站着,有的拿着砖,有的干脆脱掉一只鞋垫在屁股下面,有的拿着几块木板……

  后面来晚的只有站着,有的被前面骑马脖子的孩子挡住视线,有的干脆走到银幕的反面,各种声音混杂成一片。走到银幕的反面,各种声音混杂成一片。

  此时李佑家的院落,就有一种到了那个年代的感觉,荧幕上播放出来的《西游记》是真的将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给吸引住了,要是这个时候结束的话,李佑相信,一定会引起这些小家伙们暴动的。

  86年版西游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