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九章 战与和_知否之盛家七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请战之声,络绎不绝,看着朝中大多数将领都一副请战的模样,耶律洪基的心情似乎又好了很多,不过看着一旁的国舅萧塬,并无请战的举动,立即收住心神开口问道:“国舅可是对此战有什么意见吗。”

  “陛下,老臣并无意见,”听到道宗的询问,萧塬立即躬身回道

  “哦,那不知国舅可否领军前往,增援我大同府与折津府,想来有国舅出马,周军必定溃败而逃。”耶律洪基看着这位老将军很是兴奋的说道。

  “陛下需要臣,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过老臣觉得陛下可以采纳一下谢相他们的谏言,周军确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强大的多,此时开战,不一定是最好的时候,不过请陛下放心,老臣并不是畏战,只要有老臣在前方的一刻,定不让周军踏入我大辽国土一步。”

  “老臣如今毕竟已经年迈,周军又士气正盛,如此下去极有可能两败俱伤,所以暂时的退让与言和,不过是为我们争取足够的时间,毕竟想要收复一国之地,并不是短期之内就可以完成了,这期间我们还可以不断的为周朝制造麻烦,待我军兵锋足够强势之后,在徐徐图之也是不迟。”萧塬看着龙案之上的耶律洪基劝慰式的说道。

  “陛下,老将军此言有理,只要将军将周军阻在大同府之外,老臣愿意前往大周求和,让两国恢复到之前的和平状态,这样对两国而言都是利大于弊,想来周帝也不会断然拒绝的。”

  “而且,老臣听说,大周朝堂对于这西北的实际掌舵人凉州牧盛长林十分畏惧,就是当今的大周陛下,也是对其有所猜疑,如果我们能够借机再挑拨两者之间的关系,说不定后期还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也何必此时与他们一较高下呢。”左仆射谢敦简对着耶律洪基也是十分恭敬有加的劝慰道。

  听了当朝国舅,兵马大元帅萧塬和当朝左仆射谢敦简的叙述,不仅仅是龙案之上的耶律洪基开始了沉思,就是一直叫嚷着战斗下去的朝堂军方,也认真的思考了起来。

  ……

  经过几番讨论之后,萧塬带着上京的十万禁卫军,还有两万铁浮屠,朝着辽国的西京与南京疾驰而去,随行的除了拿着刀枪的士卒之外,还有以谢敦简为首的一众大辽文臣,坐在马车之中,手中拿着的是有辽道宗亲笔御书的和议书。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