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二章 我不是坏人_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思来想去,秦川最终还是决定用罗文天,最多看紧点自己老婆。

  又聊了一会之后,秦川便让人取来笔墨纸砚,王继宗开始写信,一封是送往顺天府一个叫李堂的人手中,以他的名义买良种玉麦一石、番薯五石和土芋二十石,请京城镖局运送过来,流寇还没有进入山西东北部,东西还是能运的。

  秦川之所以要那么多土豆种子,是因为这东西很耗费种子,小的土豆要整个育苗,稍大点的也只能切成两三块来育苗,一亩土豆用种薯两三百斤左右。

  土豆明明产量很高,但大明百姓种植不多就是因为用种太多,风调雨顺的时候,小老百姓一亩地能产三四石粮食,如今连年大旱,一亩地能产两石就不错了,每亩一两石种子的用量能把他们吓坏,他们宁可把种子吃掉也不愿种到土里。

  要知道,一石粮食够一个农民填半年肚子了。

  何况现在的土豆亩产不过几百斤罢了,远远不及后世动不动就几千斤。

  甘薯也是很耗费种子的作物,如果用薯块育苗的方式,每亩也要用到将近一石种子,但这东西可以剪薯藤来种植,精心培育一亩地的红薯藤,能种几十亩地,栽种成本远低于薯块育苗,所以甘薯的种子并不需要太多。

  甘薯是个好东西,不但可以当粮食,薯叶还可以当熟菜吃,薯藤甚至根须还能用来喂牲口,简直一身是宝。

  这东西是肯定要种的,但秦川并不打算当成主粮来种植,适当种一些改善改善伙食,给马匹弄点口味不一样的草料就行了。

  秦川大范围种植土豆,后世的娄烦土豆种植量和产量都很大,如今那些未经开荒的山梁,都很适合种土豆,这东西产量高,哪怕因为品种和化肥之类的问题,远没有后世的亩产几千斤那么夸张,但王继宗种的土豆大旱年间都有三四石一亩,雨水充足的时候高达七八石,比麦子谷子糜子之类的产量高了两倍以上。

  其次是玉米,开荒的山地同样适合种玉米,后世的吕梁山区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窑洞门口挂几串金灿灿的玉米棒子。

  小麦,谷子和糜子这几样主食,当然是得种的,前者口感好,谷子和糜子最能抗旱抗寒,如今山西地界上小老百姓种得多的就是后两者。

  除了这几样之外,还得种点豆类,一是为了改善伙食,二可以为了养马,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肥田。

  大豆黑豆绿豆豌豆赤豆等等,这些豆类植物都是上好的绿肥,古代没有化肥,农家肥产量太有限,要维持土地的肥力,就少不了绿肥。

  所以,明朝北方农民种的两年三熟制当中,大部分都会选择种一季豆类,用来肥田。

  秦川想养大批军马,单靠高山上的草甸是不行的,还得有足够的精料喂马,豆类不光要种,还得多种。

  王继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