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1章 谪仙观(第二更)_神话之我是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反而要感到奇怪。

  只是众人虽然明白李世民的目的,仍忍不住有些感慨。

  自古以来能如国师这般,让帝王以公主之尊侍奉身侧,怕也不多吧?

  民间有传闻,陛下待国师更胜皇亲,现在看来真是如此。

  众人心中羡慕不已,却是已经走入了宫室。

  当他们来到后院,隐约看到一人盘膝坐于宫室内。

  其周身有无数星辰环绕,宛若置身浩瀚星海。众人仅仅无意中看上一眼,就感觉心神好似被吸引,又好像坠入了无尽深渊。

  他们到底是当代大宗师,很快回过神来。

  只是此时他们才恍然发觉,自身法力竟然已经消耗大半!

  众人心中骇然,面面相觑不敢开口。

  以往他们虽然猜到李昊修为通天彻地,但哪里想到竟会如此可怕。这不小心窥探一眼就差点耗尽了法力,打,还用打吗?

  一时间,众人心情复杂,其中有震撼,有敬畏,还有兴奋。

  国师有如此通天彻地的手段,不正说明了长生之道有望?

  在众人心情激荡之际,李昊的声音传了过来:“进来吧。”

  “拜见国师。”

  众人走入大殿,垂首以示恭敬。

  李昊微微颔首,道:“坐。”

  众人闻言不敢怠慢,纷纷坐在了蒲团上。蒲团不多不少,正好够在场的人落座。其中道人在左,僧人在右,泾渭分明。

  只是相比道家宗师们的敬畏与喜色,僧人普遍神色并不是太好。

  而他们态度不好,自是有其原因。

  从贞观初年李昊担任国师以来,道教的发展之迅猛宛若如虎添翼,各种宣传手段简直让佛门目瞪口呆。什么随军道士,域外传道等等,直看得他们羡慕万分,却又无可奈何。

  谁让大唐招收的是随军道士,又不是随军僧人。

  如此九年,不仅大唐各地道观遍布,甚至连最近被征服的那些蛮夷之地,都开始大肆兴建道观。佛门高僧们眼见死对头发展的这么好,而佛教却好像突然不被人待见,心情能好才怪了。

  此时面对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他们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脸色。

  李昊坐在上方,将众人的神色一览无余。

  他看向佛门众多高僧,微笑道:“诸位可是怪我没有给佛门机会。”

  众高僧沉默不语。

  他们心中纵然有千般不满,也万万不敢真的说出来。此事在心中稍微骂两句倒也没有什么,可若是说出来,那问题就大了。

  李昊并未解释,继续道:“老子化胡,佛本是道。”

  众高僧听到这里,大多面皮微微抽搐,更有人目光微眯露出厉色。

  李昊所说的典故,出自《老子化胡经》。

  此经最早源自何时何人已经不可考证,但最早成书却是始于东晋时期。

  当时佛教已经发展壮大,故而佛门中人普遍认为,此书乃是道教有意羞辱佛教所著。但若是追溯源头,不难发现老子化胡的典故应当出自佛门弟子之手,而非所谓道教为羞辱佛门所出。

  佛教初入华夏时,不论是诸多的风俗习惯,还是戒律经义,无不与华夏传统大相违背。而当时道教在华夏已经有着极高的名气,又因为出自本土宗教,故而经义也好,风俗习惯也罢,无不顺应华夏潮流。

  佛教初传,没有根基,又不适应环境。

  要说此时道教故意以老子化胡经作弄他们,却是太看得起佛门了。就如亿万富翁不会在意路边的乞丐,更不会闲极无聊的去戏弄他们。

  当然,对于佛教来说,老子化胡经最早因为什么原因出现已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现在已经发展壮大的佛教而言,《老子化胡经》就是一种羞辱。

  故而李昊话音落下,立马有人勃然大怒,反驳道:“国师此言差矣。”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