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章 赖着不走的李东阳_正德大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文升本以为皇帝陛下朱厚照在控制内廷和驱赶走内阁三阁臣后会限制内阁权力,但他没想到皇帝陛下朱厚照还会加大内阁职权,还让内阁阁臣摄部事,还会专门有自己的衙署,这样无疑更能确立内阁在外朝的中枢地位!

  而他一旦进入内阁以资历自然是首辅,自然也会有更大的权力去实行改革。

  因而,马文升现在心情是很激动的。

  如今,因朱厚照提起要重新推荐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吏部左侍郎等人选,马文升则也没再想着提拔自己的人,而是毫不犹豫地说道:

  “陛下,臣认为若真要改革吏治,令百官勤勉政事,当起复王恕王公,让其重掌内阁!”

  王恕威望不亚于马文升甚至高于马文升,一但王恕回道朝堂无疑会影响马文升在朝中的地位,但马文升能建议起复王恕,朱厚照也看得出来,他不是出于私心而是真的想让朝政有所改变。

  一旁的许进也立即附和起来:“诚如大冢宰所言,所论对百官考核之严厉,非王公莫属!且王公威望高又非迂腐顽固之辈,先帝便曾靠王公和大冢宰掌吏部兵部事而兴帝业,可惜王公不为阁臣和百官所容且年事已高故已致仕!”

  焦芳更是一拍膝盖,素来对南方官员多有成见的他直接笑道:“若是王公掌吏部,无疑是我大明之幸事,百官之噩运,到时候看南方那群只知为江南求减赋税的官员如何自处之!”

  朱厚照对王恕也颇有了解,知道他是成化年间的老臣,且早在成化年间便已是名扬天下,那时候便有“两京十二部,唯有一王恕”这样的美誉,但不可否认的是,王恕如今估计已快九十了,不知道是否还耳聪目明,是否还能为朝廷效力。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但如马文升等所言,如果把一个门生故吏遍天下还锐意革新的名臣用来改革无疑更有助于新政,因而,朱厚照也没有犹豫,便道:“那就准备起用王恕为吏部尚书!兵部尚书呢?”

  “臣推荐杨一清,此人颇知兵事!且还年轻,内阁六部不能全是我等老臣!”

  兵部尚书许进说着就笑了起来。

  焦芳点了点头:“臣以为甚好,杨一清吏部考察皆是优等,只可惜不是翰林出身,否则当年就直接入阁了!”

  马文升未着一言,杨一清是他的门生,他得避嫌。

  “以后非翰林不入内阁这条规矩得改改,词臣不知亲民之事如何治万民”,朱厚照说了一句,便点头道:

  “那兵部尚书就暂拟为杨一清,吏部左侍郎到时候等王恕进京后再说;

  三位爱卿暂且回去休息,同时,大冢宰得立即拟好实行考成法的奏疏,百官政绩如何考核如何奖励如何惩罚写清楚,到时候等内阁三阁臣辞官你们入内阁后就立即呈上开始改革!

  焦爱卿内阁制度按照朕的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