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7章年轻军官_澳洲风云187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点头,给自己形象下了最后结论,他将制式配枪插进枪套中,脸上恢复淡定从容的严肃神色,伸手“吱呀”一声推开了木门。

  李栓柱走出房间随手带上了门,他的房间不用锁起来,里面啥也没有,耗子来看了都得哭。

  穷的太彻底了,一身家当全穿在身上,连被子都是租房东的。

  顺着木楼梯“蹬蹬”的一路下来,鼻端已经飘来一阵芬芳的面食香味,一楼是房主营业的场所,主营早餐各种粥汤,砂锅煲汤及包子。

  这是一位来自粤省的资深淘金者,人称鱼头哥,在红河谷市入籍后,利用汇通银行贷款置办下了这上下三层的唐楼,一楼开设了早餐铺,2楼3楼租赁出去多赚一份钱。

  鱼头哥娶了一位来自中美洲的土生白人妻子,如今已有第二个孩子了,大的男孩能够满地跑,小的还在襁褓之中。

  “喂,阿栓,这么早就起身啦!今天在这里吃还是出去吃?”正在忙碌中的鱼头哥听见楼梯响声,回头见一身戎装的李栓柱下来,连忙大声的招呼。

  “鱼头哥,早晨当然要尝尝你的手艺啦,我知道你煲的汤最靓,给我来一份排骨冬瓜汤,5个包子加一碗鱼片粥,老规矩……记账。”李栓柱回答的很熟捻。

  “好勒,你先找地方住,冬瓜排骨汤马上就来。”

  “不急,鱼头哥,你先给其他客人上。”

  “那就稍等一下啊,阿栓兄弟。”

  “没事儿的。”

  李栓柱自来熟的从热气腾腾的笼屉里捡了几个包子走过来坐下,桌上已经坐了几个客人,见状连忙向旁边让了让给他腾地方。

  “长官,坐这边。”

  “谢谢。”

  早餐馆里约莫坐了十几个客人,不时的还有客人拎着篮子和盆过来打一份早餐回去吃,这都是住在附近的居民,生意相当不错。

  在这一条人流密集的街上,仅仅各种早餐店就有二十几家,沿街的摆放的蒸笼竹屉白雾蒸腾,飘散着蒸馍煮粥的香味,充满浓重的生活烟火气息。

  街道斜对面的日用杂货铺里,留声机大大的黄铜喇叭里传来悠扬的歌声,这是近来风头正劲的华人女名伶白兰的歌曲《春风难度玉门关》。

  这首取材于古诗的歌曲,经过名伶白兰的深情演绎,曲调凄婉幽怨,仿佛一位日夜盼着丈夫从军归来的深闺大小姐,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愁绪满怀,一颗心早已经飞向了远方。

  来自美利坚国的留声机,在华人社会很快的流行起来,黑胶唱片灌录的戏曲,相声和歌曲大行其道,成为了一个新兴娱乐产业。

  很多戏曲名伶因此而走红,引来大批的票友捧场,戏院老板也赚得盆满钵满。

  吃完了早餐

  李栓柱和鱼头哥打了个招呼,然后顺着街道一路前行。

  这里是红河谷市开发的老城区,以2~3层的楼房为主,成片的华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