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七章 青花罐,龙走纹 · 三_古董局中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吗?”尹鸿不满地晃了晃大脑袋,说凑合吧,可以试试。

  龙王很快捧来好几张淡赭色的宣纸。尹鸿撕下一小条,随手用我面前的茶碗濡湿,然后贴在瓷口里面。海底针里有一件平头小铲,尹鸿用它往纸上一抹,贴得非常平,没有一丝翘起,多余的纸边全撕掉了。

  这有点拓碑的意思了。过不多时,尹鸿双手一掀,把纸扯下来,小心地保持着褶皱形状,把它搁到工作台上。

  这个瓷口被层层刮开,边缘部分有如一道凹凸不平的长坡。黑条散布在高度不同的坡面。也就是说,这些黑色标记不是一个平面图,是三维的,没法直接用相机或纸拓下来。只有用纸把标记带着曲度全复制下来,变成一个立体纸型,才能窥得全貌。

  尹鸿之所以用元书熟竹纸,是因为它的纸质刚,曲折后会留下痕迹,用来写字可能不如别的纸类,但做纸型最适合不过。

  尹鸿叹道:“烧这瓷器的人,可真是个天才。如此精致的釉囊衣,我都是第一次见到。”药不然眼神一闪:“莫非,这是龙走纹?”尹鸿点头。

  我在《玄瓷成鉴》里看到过。龙走纹是早已失传的一种瓷器烧制法。匠人在塑形时不是捏制,而是用密度不同的黏土,一层一层糊上去。在其中一层或几层掺入金属线或矿物颗粒,谓之“龙走”。龙走排列成特定的图形或文字,然后外涂重釉。这样一来,因为密度不同,瓷器胎体烧制出来也是分层的,刮开外面几层,就能看到里面留下的文字。

  龙走纹,是实现釉囊衣的先决条件,特别适合给一些隐秘之事留底。之前尹鸿讲的那个明代夺家产的故事,就是一例。

  “细柳营”瓷罐高明之处在于,烧制匠人不是只埋于一层,而是在不同层的不同位置都埋有龙走,只有用纸把整个结构都取出纸型,才能看出整条龙走的脉络,读取信息。这就像是看风水找龙脉,光在平面地图上,看不出个所以然,非得亲身登高望远,才能把山川高低走势尽收眼底,然后才能寻砂探穴。

  尹鸿叹息道:“这个白口之前被人刮开过一次,又涂釉回填。我是循着前人痕迹,才侥幸重现了龙走。之前那位前辈,凭直觉和经验就能刮出釉底龙走,可比我要厉害多啦。”

  柳成绦忍不住道:“那么这里面藏的,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代表了教室内所有人的心声。可尹鸿却摇了摇头:“我只能把东西取出来,至于是什么,就不是我所能理解的了。”

  大家的眼神,都集中在了那竹纸上面。那张竹纸似是被人随手揉烂成一团,褶皱层叠有如山峦起伏,那些黑点黑线分布在上面,构成了一幅玄妙的点墨作品。

  这时龙王走过去,把其他人都赶开。柳成绦伸手把纸型拿出,从不同角度反复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