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段五一 记我一辈子_奉天承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低声道:“元辅莫不是要……”

  幕僚急忙点点头,说道:“元辅现在还没有行动,恐怕就是因为大人还没有表态,不知大人是要站在哪一边?”

  邹维涟沉思了许久,他作为前朝旧臣,但后来许多年里都是和赵谦是一个阵营,心里自然也是偏向赵谦的。其实邹维涟就算想反对赵谦,也是困难重重,先要兵变的话,新军内部就不好收拾,下边还有许多赵氏的亲信。就算兵变成功,整支兵马没有给养,长江又有水师截断,后勤是个大问题。

  邹维涟不是流寇,大凡干事的人,都有一个后方基地,所以要反抗绝非易事。

  再说邹维涟也不愿意兵变,他为什么要兵变呢?邹维涟还没有动过自己也要当皇帝的打算。假设和赵谦为敌,虽然打着勤王的旗号,但是实际上就是要和赵谦争天下了,邹维涟的势力还没有到那个份上。李定国等人扶持个新皇帝,可以争上一把,邹维涟作为赵谦一党的人,没有必要冒险。

  幕僚和邹维涟一般的看法,当下的局势,最明智最安全的莫过于支持赵谦,即可免去了风险,还有拥立之功,成为开国元勋,恩泽后代。

  幕僚见邹维涟不语,自然是心照不宣,遂建议道:“卑职有一言,不知大人……”

  “请讲。”邹维涟说道。

  “时大军屯于卫辉府,大人可赶制龙袍,邀元辅到开封检阅布防。待元辅到时,召集诸将将龙袍加于元辅之身……”

  邹维涟踱了几步,说道:“宋朝赵匡胤就是这样当上皇帝的,赵……”

  “哈哈,好!此乃妙计。”邹维涟笑道。

  邹维涟遂书信送往京城,请赵谦到开封检阅军队。

  赵谦接到邹维涟的书信后,知会了韩佐信赵逸臣和张岱等人。这个时候新军二三十万正屯于卫辉府,前方大军的一举一动军机处都在时刻注意。

  而邹维涟在开封,离军队有些距离,请赵谦去开封府,而不是卫辉府,就免去了一些嫌疑。再说军中有锦衣卫和青帮的人卧底其中,邹维涟如果有什么动作赵谦都知道。

  赵谦之所以在打败清军之后没有收回邹维涟的兵权,就是料定他不会有异心,这才放心。

  这时候邹维涟要求赵谦检阅军队,大伙都预料,是邹维涟明确表态的时候了。

  弘光二年秋末,赵谦便率西虎营,带着韩佐信赵逸臣张岱等心腹到去了开封“检阅布防”。

  开封城外,象征性地驻扎了一支军队,新军诸大将都来了开封,迎接赵谦。西虎营官兵停在兵营前,赵谦自率随从侍卫向邹维涟兵营走去。

  邹维涟身作戎装,诸将站于左右。

  赵谦进入兵营,众将执军礼拜见。邹维涟位于赵谦身后,请赵谦到上方的椅子上坐。

  赵谦刚坐到椅子上,邹维涟的随从就端着一个木箱走了上来,跪在旁边,邹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