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9 各寻出路(四)_重走未来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翻长安监学的教学内容,刘备和诸葛亮不禁面面相觑:与三十年前相比,绝圣门更加激进了!

  刘备叹气,随手丢掉手中的课本。

  这些课本,刘备都看不下去。归根结底,刘备相信的还是少年美好记忆中的察举制,即使改良也只接受有限改良。刘备无法接受司马晋国越来越完善的九品中正制,更无法接受绝圣门大力推行的监学制度。

  这是价值观念的冲突。

  旧思想越根深蒂固,刘备等长生者就越难接受新思想。

  岂止刘备呢!

  哪怕聪明绝世如诸葛亮,他也下意识地厌恶监学制度。事实上,绝大多数长生者都困在根深蒂固的幼年,他们习惯性地居高临下俯视社会变革。即使四肢比青年时期更加健康有力,他们对新思想新技术的接受能力也仿佛眼瞎耳聋的耄耋老翁。

  非长生者的遗憾在于寿命短暂,常常出身未捷身先死,无奈奢望再活五百年。

  可真的有机会再活五百年了,长生者却往往自我囚禁在根深蒂固的旧思想囚笼,总是下意识地想以五百年前的思维解决五百年后的问题。历史一直在螺旋向前发展,你若停滞不前,无论当年如何聪明绝世,也将慢慢成为急需移除的旧势力。

  魏东生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

  甚至,绝圣门复现现实世界科技树的速度之所以比较慢,便是因为除了需要融合长生种子体系的因素,魏东生需要耗费大量精力思考如何破除绝圣门长生者门徒脑海中的根深蒂固的旧思想。

  回到诸葛亮例子。

  新旧思想,向来是复杂问题。

  新和旧是相对的,绝不能由时间早晚简单裁定。譬如司马晋国发展的长生者九品中正制,它比魏东生在大别山山脉试运行监学制度时间晚,也比曹操、刘备的人才制度时间晚。但是,我们能够因为长生者九品中正制出现最晚,就说它是最先进的制度吗?

  谈起新旧思想,就是短时间内无法厘清谁对谁错的意识形态斗争。

  反倒是不涉及或者说涉及较少的自然科学发展,只要刻意控制其辐射范围,比较容易被长生者接受。好似长安监学的课本,礼课、书课、御课(社会科学)等科目的课本,诸葛亮下意识地便以批判态度阅读,一边读一边抨击说这不对那不对;而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诸葛亮才能平心静气地从容阅览。

  离开长安监学时,诸葛亮带走御课、数课的数册课本回家研究。数学方面的线性数学、空间数学、分析数学,自然科学方面的流体力学、光学、电学、声学、血液循环理论、大气压理论、天文望远镜、月球表面地形图,等等,这些新发现顿时令诸葛亮大开眼界。

  特别是天文望远镜的宇宙观测,甚至激烈动摇了诸葛亮的世界观。

  原来月球是这样的。

  原来星空是这样的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