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一章 识神,中阴,第七感_诸天演道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儒教的“良知”,国术中“至诚之道”,以及陈希象的“渡魔劫”成功之境。

  古代的“天师”“肉身菩萨”“儒家大贤”。

  陈希象闭目存思。

  望着大道玉碟心下自语:

  “既然诸般教门之中都有对于这个境界的描述,那未必就需要完全按照魔劫的修炼过程来,经历生死才能遁入识神,变成活死人……”

  都已经佐证出了这一事实,那便就可以尝试推演一些法出来。

  陈希象自语:“世上的法都是创出来的。”

  与别人相比,他拥有大道玉碟这一造化神器,最善于推演法门了。

  陈希象开始回忆在数个时空看到过的不同道经典籍,以及唐紫尘的全篇《国术实录》内容,还有和孙禄堂等等一众高手交流来的心得。

  逐渐的……

  ……

  识海中,时间浑然不觉。

  陈希象在千百卷道经之中,得了两句:

  “人生先生鼻目,死先死鼻目。”

  “人之一身精华,皆注于目鼻之间。”

  一句得自《摄生消息论》,一句得自《素问》。

  从千百卷藏中刨出了这两句,多亏大道玉碟,否则,陈希象真得和那些读书人一般去白首穷经,一辈子都钻里头,还不一定能的来。

  这两句道经点明一些关于“识神”的存在。

  第一句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由胚胎成型阶段,都是先形成“眼睛”和“鼻子”,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什么人如果最先开创了一道,一行,这个人便会被尊称为“鼻祖”,是为最初形成之意。

  人死的时候,也都是这两个器官先停止。

  当这个人眼睛一闭不再睁开,鼻孔也不出气了,那就是彻底死了。

  人的生死,尽在这一句之间。

  再结合素问中的那一句“人之一身精华,皆注于目鼻之间”。

  陈希象幡然明悟,自语道:

  “原来识神在这个位置。”

  两句道经,如同孔夫子的微言大义,立刻给陈希象指明了方向。

  “看来各种神话传说,有人在两眼之间,会再生出一颗天眼,并不是空穴来风,应该就是开启了识神,可以感应到普通人不可见之物,或者磁场……”

  “既然明白了识神存在于这个位置,那么,就可以试试看,能不能用气血刺激,或者存身观想,不走生死魔劫,用另外的法门开启这一人体宝库。”

  陈希象要做的是传道世间。

  像唐紫尘那种身具天赋,只有她能修成的“至诚之道”根本没办法传给世人。

  陈希象要做的是创道者,就必须为所有人都开创一条,能够容众生都踏步走上,有道可循的通天大道。

  ………………

  也就在陈希象在霍府之上闭关领悟识神秘密的时候。

  另外一边。

  湖南的一处。

  一个身躯昂藏,须发如戟的男人,一身粗布短衫,看着手中的清廷“宣战诏书”,他啧啧自语:

  “八国联军侵华提前发生了,一定是因为一些异数造成的,看来我不必南下去佛山了,去天津,应该就能找到这个陈希象。”

  这人正是巴立明。

  他不留辫子的寸头发型,在人流之中十分显眼。

  跟王超分别之后,他沿路不用怎么打听,就听到了太多关于这个希象道人的传闻了。

  什么仙人降世,道人镇国,真气伏魔,吸天地灵气,采日月精华……

  “真气?!”

  巴立明仰头看着天穹,发出了一声闷笑:

  “天地之间有灵气,我会感应不到?”

  虽说他的时空和这个时空有区别,但是他和王超是什么境界的高手了,不管是体力拳法还是心灵境界,都已经达到了超凡的地步。

  更何况还有一个心灵境界达到了古之“大贤”层次的唐紫尘。

  以他们这些人的敏锐感知,会感应不到天地之间的其他力量。

  还有那李含沙,更不可能感应不到。

  “就让俺老巴看看你这真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巴立明估计陈希象大概率就在天津,直接北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