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1、玄不改非(十八)_[综]昭如日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逆耳,倘若公子听不得,那便不听。”

  搁从前,王大公子什么人啊,早就不与此等俗人一般见识了。可偏偏此刻,他在意得紧,既是在意,那就必定要论个是非。

  否则一直卡在心头,如鲠在喉,夜里都难以入睡。

  这种事,上赶着多么意思啊,谭昭摸着毛茸茸的鹅脑袋,抬头道:“其实不管我说什么,公子都不会信,不是吗?倒不如公子自行去查,这世上士族兴服散,由来也算已久,倘若公子想知道,不如去查一查这些人最后都如何了。”

  这对于王家来说,实在不难,王徽之第二日就拿到了这份挺简陋的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的名字也可以叫做——《论山阴地区士族服散者的后续追踪报告》,坦白来说,王徽之非常沉迷服散时那种飘然若仙、超脱世外的感觉,但看完这份报告,却陡然将他拉回了人间。

  这个人间,没有飘渺的仙人,没有香气萦绕的仙山,甚至并不美好,权力与欲望,生老病死,让人无力又厌恶。

  绝大部分的人,不到四十就死了,排除意外、战乱死去的,活到五十以上的,也是形销骨立,病痛缠身,因五石散能阵痛,有很大一部分人是服散不当而亡的。

  已经二十多岁,觉得自己可以主张人生大事的王徽之陷入迷惘,来到了病倒父亲的塌前。

  “父亲。”

  借着月光,王羲之看到了儿子迷茫的眼神。

  “子敬最近认识了一位非常有趣的小朋友,就那个互赠衣服题字的朋友,你可还记得?”王羲之忽然开口,提起了另一件事。

  王徽之点了点头:“记得。”

  “为夫已经老了,老得都走不动路了,但看到他的字,心里却很欢喜,你知道为什么吗?”说起这个,书圣爸爸终于有了点文人轻狂。

  大书法家教儿子,都用书法来类比,但……什么叫做有趣的小朋友?

  谭某人半夜睡不着家准备出去逛逛,还没跑出去呢,就听到了王家父子的壁脚,王献之,你到底对他的鬼画符做了什么?!

  只听得王羲之并不算好听的声音悠然地说着:“是生机,形尚存,神便在,那股勃勃的生机,透纸而来,当真是令人欢喜。”老人家最后还有些调皮,“倘若不是子敬甚是喜爱,为父必得讨过来多瞧一会儿。”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公开处刑?!

  自闭了。

  系统:哈哈哈哈,天道好轮回,谁让你欺负人家儿子。

  [并没有,谢谢:)。]

  自闭的功夫,书圣教子已经进入了尾声,知道了服散的不良后果,是及时止损,面对并不美好的世界,还是继续服散,沉迷虚幻的美好?

  显然书圣爸爸并不强求儿子去面对人生的苦痛,剥离开五石散的副作用,或许许多人服散到最后都明白它的危害,却依然离不开它。

  在看不到前路的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