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 邮票的出现_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环境慢慢恢复,还给这里的百姓找到了新的生计……”

  环境恢复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耗费需要很多,不仅朝廷投入了许多钱,天启皇帝这些年抄家积累的财富也投入了许多。

  考虑到现在的天灾不断,朱舜也不敢头脑一热把一切投入进去,而是一步步来的,沿途种树就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打井找水,这两样是最基础的,这样不仅解决了百姓们的吃水问题,还能够沿着水源地植树造林,让环境变得好起来。

  第三步也很关键,这几年因为天旱,蝗灾时有发生,为了应对这些,工部农业司,这几年大力推行鸡鸭养殖技术,特别是在去年朱舜得到了大量的粮食之后,家禽的饲养也爆发了一个小高潮,就为应对将来可能或者说必定发生的蝗灾。

  第四步就是分批次恢复,他是这样打算的,一步到位不可能,但是提前规划好之后,就有许多利用空间。

  比如说比种树更快的种草,特别是现在粮食不缺,以及没有合适的牲畜饲料,那么种草不仅能够解决牲畜的饲料问题,还能给大明百姓提供足够的肉食。

  其实任何东西都是相辅相成的,有了大量的肉食补充,人们对于粮食的消耗就会降下来,这样算来,也就变相的节省了大量的粮食,再说朱舜对于粮食有长远的计划,大明以后缺粮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不适合种树的地方就先种草,草地可以养牛羊,林间可以饲养家禽,不仅能让老百姓增加收入还能保护环境,一举两得,这第四步就是为了老百姓的生计考虑的。

  在这个驿站,朱舜见到了成群的家禽,牛不算多,但是靠近草原的缘故,还是有那么十几头,更多的是羊,但是以绵羊居多,山羊都是圈养的,毕竟这玩意可是会吃草根的,对于环境的危害太大了。

  看到了这里的朱舜很是满意,特别是在这里住了几天,朱舜他们专门去看了植树造林的队伍,主力军都是老人,青壮不多,但是那些重活都给了青壮,老人们的活相对轻松一些。

  其实这些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在朱舜开始把陕西的人口回迁的时候,回来的老人居多,这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陕西迁出去的人在见识到了外面的世界之后,许多年轻人都不愿回来了,特别是那些去了北直隶等地的人,更是不愿回家,他们已经被哪里逐渐繁华的景象所吸引,再加上在那里工作一个月的收入,就比往常辛辛苦苦一年种地的收入要多得多,那个年轻人还想回来?

  不要说什么乡土情结,这个时候谈这个真的没有意义,华夏人的乡土情结是很重,但是那也得看什么时期,在这个人人吃不饱的时代,死守土地就要饿死,谁还会在意家乡那贫瘠的土地?

  陕西的将来除却那几个主要的城市,其他地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