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7章 只要朝前_太白纪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间。

  从大局来看,这个策略显然是比朝南突围要高明的多,绝对是朝廷诸公所盼望的。

  这条全军玉碎的悲壮之路,纵然主帅想走,可谁能保证西军将士也有这个军心士气呢?一旦北上,逃兵降兵恐怕要远远多过战死的!

  所以这条路看似最具战略意义,却实乃纸上谈兵,不切实际。

  除了南下北上西探,还有最后一条路,便是西军最早的北伐方略,向东抄掠义阳三关。

  这是目前看来,赵军围守最薄弱的方向,最易西军突围。如果前几种方案还要忧虑能不能突围的出去,那这一方向基本是十拿九稳的。

  但对于西军来说,却是毫无意义的,连就地决战都不如。

  突围后的逃亡之路一样漫远艰险,多山多岭,却少有大城重邑,就粮于敌都成问题。恐怕为了支撑三十万赵军用度,这片本就穷乏的地带早就被赵军自己先搜刮空了。

  羯赵只需遣一只偏师缀在后面,早晚要了西军的命,连南征都不耽误!

  最要命的是,一旦羯赵拿下江夏,将掩在邾城侧后的三关之口一堵上,那西军只被困在山道里等死了。

  在西军上下看来,羯赵大军一旦从樊城南下,如入无人之境的顺利拿下江夏,似乎不仅仅是可能,而是必然!

  甚至江夏现在就已经被羯赵先锋拿下了!

  所以走这条路是无论如何都没有意义的。

  稍有些眼界的人,不用主帅明言,便已能断定突围的方向了。只是究竟何时突围,突围时要用怎样的打法,军中却是争议不休,意见相左时,甚至不乏口角动手的。

  三镇统帅、前锋大都督庾翼对突围决策一直讳莫如深,恐怕不到最后一刻,他是不会将决策说出来的。

  不过从五日前开始,不论阴晴雨雾,每日三更半夜里,樊城都要擂上几通鼓,闹出点大军要出城突围的动静,却又随之偃旗息鼓。

  此举自然是为了迷惑赵军,赵军上下也清楚的很,但哪天假戏会不会真做,谁又说的准呢?

  粮草见底,七万大军已是枕戈待旦,时时刻刻准备着了。

  又是一日过去,夜色正浓,雾气渐起,将士们从熟睡中被唤出了营房。

  饭食已经备好,不同于往日的抠抠搜搜,不光干粮肉菜敞开了供应,竟还有酒。此刻每个人都已心中了然,这次是来真的了,突围就在眼前,趁夜,趁雾!

  七万将士从上到下倒是都能理解。自己看不清路,赵军同样看不清,双方既然实力悬殊,那越乱越没章法,对于弱势的一方越有利。

  一顿饱餐之后,从督帅到小卒子,每人分了三张饼子,这是最后的军粮,能否活着回到江东,就看个人造化了!

  寅时初刻,夜黑伸手不见五指,雾浓十步不见人影,樊城的南大门,终于打开了!

  被誉为西军之眼的两千铠马甲骑,做为第一阵突击死士,伴着隐隐如雷的轰隆声踏门而去,直奔正面赵军大寨。

  夜黑,雾浓,但他们用不到眼睛,更不需要管什么战法,庾翼只给他们下了一条军令——朝前撞!

  用满覆重铠的身躯,用命,把赵军大阵撞出一个口子!

  连战马都用铁索相连,人死了,马也得继续朝前撞!

  仅仅一刻钟之后,西军最精锐的两万重铠步旅也开出了樊城,衔尾甲骑,直朝前去。

  突围伊始,西军便押上了杀手锏,直扑拦在襄阳方向的赵军主力。

  用意已经不假遮掩,就是要正面突围,走汉水东岸,返回江东。

  对面赵军的主寨,两千步的距离,朝前,朝前,只要朝前!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