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5章_[红楼]林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家与林楠都脱不开关系,是以林家三口过去拜年,感受到的热情让林楠头皮发麻。

  殿试之后的这近一年的时间,林楠东奔西跑忙的不可开交,贾家发生的事儿也不少。

  先是元春,约莫是在皇后之事上帮了林如海一把的缘故,原本在馒头庵“祈福”的元春终于回了府,且聘给一个陕西的武官做了填房。虽那武官膝下已经有了前妻留下的一子一女,但是家境却甚好,人品也还靠得住,元春嫁过去虽然要做继母,却也比在馒头庵里凄风冷雨独守青灯要强的多。

  然后是薛家,薛蟠先前来京的路上做下的命案到底还是犯了,因形势紧张,王家也不敢做的太过,勉力将案子由故杀判成了过失杀,赔了大笔的银子后依旧流三千里。

  薛姨妈实在放不下,哭了几日后,索性将薛宝钗托付给王家,自己跟了去照看。现今薛宝钗已经由王子腾做主,许给了一个七品知县为妻,虽只有七品,且家境平平,却是今年的新科举人,正途出身,前程可期——以林楠来看,宝钗嫁给此人,若能夫妻和睦、相互扶持,着实比嫁给毫无担当的宝玉要强的多了。

  而宝玉,果然不出林楠所料,在山海书院读了不到一个月的书,就死活不肯去了。也是,原著中连银子都不会花的贾宝玉,让他自己梳头洗脸、铺床叠被,甚是打水扫地,这实在是太为人家了。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能够与这许多钟灵俊秀的少年们朝夕相处,宝玉着实兴奋了几日,便是辛苦也不觉得,但是到了后来,他发现自己的这些同窗,和自己全然不是一个路数——书院的学子,有的谋得的科举功名,有的谋得是人脉交际,全然没有他想象中的风流高雅!还有先生布置的课业,不是死板板的经义,就是俗不可耐的策论,实在让他忍无可忍……

  贾母原还好生劝他,后来见他将山海书院贬的一文不值,也就叹了口气,由他去了。

  赵姨娘见宝玉都不去了,凭什么自己生的就要去那里受苦受累?也哭天抢地的闹腾,于是一同去山海书院读书的叔侄三个,就只剩下贾兰一个还在坚持,将在外地回不来的贾政气的半死,亲自给林如海写了书信不说,还让贾琏领着两个到林家道歉。

  黛玉和宝钗都已经有了归宿,贾家的迎春和探春也都到了议亲的年纪。

  贾赦依旧将迎春许了那个姓孙的中山狼,贾政也如原著中一样去劝了,大约一是因为贾政官威日盛,说话比以往有分量的多,二是因为贾府没修省亲的园子,所以也不缺那五千两银子,总之贾赦老老实实退了亲,孙家来闹了两次不果后,也就悻悻然放弃了。

  眼下迎春已经和一个渐渐没落的勋爵子弟订了亲,这样出身的人家,人品怎么样虽不敢说,但是对嫡妻都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