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七十八章 时代,变了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见的建筑物,都轰的稀巴烂了。

  再轰一轮,就是把建的关门,彻底轰碎了。

  时代,变了。

  元宋交替的时候,这种山城的确容易防御,但是已经近三百年过去了,大明的火炮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打不下来,就轰烂了再打。

  轰鸣的炮火声再次响起,铅弹重重的落在了山顶之上,固若金汤的堡垒,彻底被火炮给轰碎了。

  在天雷滚滚般的轰鸣声中,大明军队开始上山,一路上几乎没有遭遇什么抵抗,便进了海龙屯的龙宫内。

  处处都是残垣断壁。

  杨爱、杨文援等人颤抖不已的跪在了杨俊的面前。

  “杨爱、杨文援,你们播州杨氏,在胡元的时候,是不是三代被赐予了胡名?好像是龙虎上将军,三代有谥号。”杨俊询问了一句。

  他在播州已经三个月有余,播州为何不忠诚呢?

  在播州土司的严重,是因为大明朝廷给的待遇不够。

  十六世杨邦宪,是宋朝时候,授成忠郎、副都统、安抚使、牙牌节度使等官职,然后杨邦宪投降了元朝之后,最终受封平章事,柱国,追封为了播国公。

  十八世杨嘉贞,被赐名了延礼不花,最终被追封为播国公。

  但是大明没给他们这些待遇,就只有一个播州宣慰使,若非王骥居中上瞒下欺,这宣慰同知也不是他们杨家的世官。

  大明给不了播州土司想要的待遇,他们依附于王骥投降的理由就是这么简单了。

  播州杨氏想做播国公,而且是有封地的那种播国公。

  元朝的时候,内政一塌糊涂,连税收都是假手于人,对这种事本就不在意。

  那时候的播州,几乎囊括了整个贵州和部分重庆地区,等到了大明的时候,播州的地域是历朝历代最小的地方。

  播州杨氏不服,挑唆众人跟着王骥谋反,今日被抓,咎由自取。

  杨俊也不听他们申辩,直接让人压上了囚车,送回京师,斩首示众。

  播州之战,就此结束。

  在大明的火炮下,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山城体系,更像是把自己圈起来当靶子,炸了一个月多余,最终被瓮中捉鳖。

  “杨都督!”吴宁在点检缴获的时候,兴奋至极的说道:“这里,这里有煤山!”

  杨俊浑然不在意的说道:“煤山又不稀奇,你兴奋个啥!”

  当他走过去的时候,瞪大了眼睛,看着吴宁不停的说道:“发财了,发财了!”

  贵州这地方有一处巨大的煤矿,就在水东宋家的手中,这大煤窑,却是朝廷鲜有耳闻。

  南方湿气极重,而且四季常青,这乌江整个流域冬日不会霜冻,柴薪是个难题。

  但是这里有煤矿,那就没问题了。

  大煤矿的存在对开发贵州的意义,举足轻重!

  杨俊看着手中的那些亮闪闪的煤块,根据这些土酋的交待,这煤山极大,而且都是露天煤,极容易采挖。

  杨俊连连感慨的说道:“滇铜、贵煤,这样一来,铜料炼成铜,再泛舟南下,送到大明各地。啧啧。”

  大明对贵州和云南的兴趣不是很大,尤其是在宣德年末,正统年初,逐渐停罢了云南采铜之事。

  具体原因已经不可考究了,黔国公府也是不知详情,只知道宣德十年敕谕到了,这滇铜就停止了采挖,正统年间就彻底严查,不得采挖。

  大明自洪武年间废除了官冶所之后,在云南的官冶所也早就被停办,多数听民自采,每百斤铜在云南不到三两银子官买,但是到了湖广则就六两到七两银子了。

  现在有煤矿有铜矿,大明铸钱之事,便不再是难事了。

  杨俊将自己的战果和发现,写成了奏疏送往了京师。

  朱祁钰用了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回到了他忠诚的顺天府。

  到了朝阳门时,看到了跪在门前的襄王朱瞻墡。

  “拜见陛下,陛下万岁!”襄王朱瞻墡终于看到了陛下的辂车,眼眶湿润。

  陛下总算是回来了!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