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四章 攻城_大明铁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登营的陈雨?可是陈雨不是袁崇焕,他并非文臣,而且胆大妄为,当年还是一个千户的时候就敢跑到朝鲜翻云覆雨,听说前不久还杀了崇祯派到山东的镇守太监,这样桀骜不驯的人物,怎么会乖乖地受死?”

  “七哥说的对。”多尔衮得意地说,“虽然陈雨这样的枭雄人物不会束手就擒,崇祯也许拿他无可奈何,但能让他们君臣离心离德,也是大功一件。只要文登营拒绝为明廷效力,拥兵自重,大清将来大举入关,岂不就少了一个劲敌?”

  听了多尔衮一番分析,簇拥在周围的清军将领们纷纷叫好:“睿亲王围攻明国京城可谓一箭双雕,真乃妙计!”

  “所以,这次攻城,只看过程,不重结果。”多尔衮举起马鞭指向前方,“传令下去,没有鸣金收兵前,许进不许退,一定要让明廷君臣恐慌不安!”

  牛角声响起,原本停下脚步的清军继续前进,骚乱中的百姓也被驱赶冒着箭雨继续填河,一袋接一袋的麻袋扔进护城河内,慢慢地堆成了一道道可供人马通过的道路。

  见此情景,城楼上观战的君臣变得不安起来。崇祯紧张地问:“鞑子攻城的决心不小,城防能不能守得住?”

  陈新甲禀报:“陛下,京师近两百年来,除了己巳之变外未经历任何战事,守备虚懈,加上京营折损大半,守城兵力亦是不足,如果多尔衮铁了心要攻城,能撑得住多久还很难说。此时城外还只有左翼大军,如果奴酋岳托的右翼大军也加入,更是凶多吉少!”

  崇祯额头的青筋都暴了出来,厉声说:“现在四品以上文武官员都齐聚于此,还不赶快商议退敌的办法出来?”

  大臣们一个个耷拉着脑袋,默不作声。平时在朝堂上纸上谈兵、挥斥方遒是一回事,可是面对真刀真枪拿出办法来又是另一回事,面对凶狠的清军,谁能有把握退敌?

  崇祯扫视了一圈,见无人应答,心里失望透顶,正想痛斥一番,却见唐世济站了出来。

  他转怒为喜:“唐爱卿可有良策?”

  唐世济朗声说:“陛下,如今鞑子兵临城下,京营大败、宣府等边镇兵马元气大伤,关宁军迟迟不见踪影,想要击溃鞑子,解京师之围,还是只能寄希望于文登营。恳请陛下摒弃成见,宣召文成伯入京勤王!”

  “文登营……”崇祯想到了陈雨提出的几个“苛刻”的条件,踌躇起来。如果被迫答应这些条件,君王的威仪何存?

  陈新甲也说:“大明能战之兵只剩文登营,京师危在旦夕,相比之下,文成伯些许瑕疵不值一提,还请请陛下三思!”

  大臣们见风使舵,只要难题不让自己来解就好,纷纷附和:“请陛下三思!”

  崇祯见所有人都众口一词,心里的防线逐渐瓦解,只是一时拉不下面子,正天人交战之际,一支冷箭忽然从城下飞了上来,“咚”的一声插在了城楼立柱上,吓了众人一跳。

  众人连忙往下望去,原来护城河被填平,大批步弓手借着百姓的掩护,来到了城墙下,开始往城墙上射箭,后方抬着云梯的汉军旗兵士也冒着箭雨往城墙冲了过来,情势看起来非常危急。

  崇祯还是第一次这么近距离面对真实的攻城战,紧张之下,瞬间就把帝王的矜持抛到了九霄云外。

  “准卿所奏,宣召文登营入京勤王,陈雨的所有条件,朕都答应!”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