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八章 盟友,不就是用来卖的_大明:你真是朕的好大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早就被朱元璋抛之脑后。

  难道,彩云之南还有自己不知道的好处,让自家大儿这么上心?

  就是这么一愣神的功夫,朱元璋的表情就被奉天殿中的朝臣看了个一清二楚。

  压根不等他回答,胡惟庸便直接弹劾道:

  “看来陛下也被蒙在鼓里。若是如此,微臣要弹劾雍王殿下。如今大明百废待兴,国库钱粮入不敷出。雍王殿下不顾君臣之分,擂鼓聚将姑且不说,擅起刀兵实乃祸国乱政之举……”

  昨天晚上陈宁走后胡惟庸想了很多,此刻一股脑全都倒出来,将朱极活生生描述成了一个得意忘形目无君父的佞臣。

  哪怕,这个佞臣本身是宗室。

  犀利的言辞让拥护太子的一群老臣心中也警惕大作。

  正如陈宁所言,他们以前都以为朱极这个大都督府司马不过是朱元璋安插在一群勋贵中的眼目口舌。

  现在被胡惟庸揭穿,他们才明白不知不觉间朱元璋已经将朱极的权力放纵到了这个地步。

  能够擂鼓聚将是个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如果朱极让那些武勋冲击东宫的话,有很大概率会有许多人盲从。因为从擂鼓的那一刻开始,朱极口中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是军令。

  往常诸多将领调兵的时候还需要从朱元璋和中书省两处分别接受谕令和兵符,如今军权收归大都督府之后,兵符就在朱元璋手里。

  想到这里,一群远见卓识的老臣纷纷后背冒出了冷汗。

  他们不约而同,做出了相同的决定,那就是从这一刻开始,一定要限制朱元璋以及整个宗室对大都督府的掌控权。

  因为如果不加限制的话,今后皇帝想打谁就打谁,根本不用跟他们商量。上来个体恤民情的皇帝还好,若是上来了穷兵黩武的,这刚建立的大明,只怕又要成为下一个东汉。

  几代人为这么一位祖宗还债的事情,最好还是不要在大明重现的好。

  “微臣附议。陛下即便将大都督府的职司交到雍王殿下手里,但其本身毕竟只是司马,并无擂鼓聚将的权柄,更无提议出兵的资格。”

  有胡惟庸做表率,他那些亲信们纷纷站出班列向朱元璋表述意见。

  一时间,分列左右的朝臣居然有大半都站在了中央,成为胡惟庸提议的坚定拥护者。

  朱元璋本来是想亲口为胡惟庸解释的,但眼见这场面闹得越来越大,他也知道,这么多人挤破头了闹这么一出,显然不想被他三言两语应付过去。

  自从前几次遇上这种情况后朱极以一敌众硬生生用种种道理说服这些人之后,朱元璋便深刻地认识到一个道理——遇事不决,召唤大儿。

  既然这么多人都说朱极有问题,那就让他本人亲自来解释解释,昨天大都督府发生的事情到底是什么情况。

  想到这里,朱元璋饶有兴致地看了殿中的朝臣一眼,不但以最乐观向上的心态思索——今天胡惟庸到底会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出皇城。

  “既然有如此多的人弹劾雍王,那咱就命人将他带来,让他自己说说,他到底是如何目无君上越权行事的。”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