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五十四章 你们中郭有句古话....._荒木泽代走进不科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装的事儿来举例。

  徐云之前和周绍平计算出的那些公式相当于组装过程使用的硬件,也就是数据线、电源线、固态硬盘啥的。

  而此时表现在终端的费米面数据,就相当于你用鲁大师或者360分析出的电脑配置。

  例如显卡是750ti啦、硬盘是120g等等

  二者反馈的都是电脑性能,不过比起此前的组装过程,数据终端上的内容显然要更直观一些。

  “相变常数......”

  “m点在上方......”

  “带系协变量2.55554±0.004......”

  随着数据一行行的看下,周绍平的眉头也逐渐皱了起来。

  果不其然。

  与其他八组数据(包括威腾)相比。

  他和徐云这组....姑且叫做科院组吧,科院组反馈出来的数据,的确存在比较明显的出入。

  不过这些出入的数据,在周绍平看来却有些怪异。

  因为其中有部分数据是正常的,和其余八组的同名数据一致。

  例如相变常数、粒子分布函数等等。

  但有部分的数据却堪称天差地别,完全就是两个类型...甚至可以说两个量级。

  量级这个概念听起来可能有点烂大街,但如果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观感上可能就有些不同了:

  数量级在数学上的表达是10的某次方,也就是最少十倍。

  一般来说。

  一个成年人和一架手机,如果不考虑体积而考虑高度的话,它们就相差正好一个量级。

  现实里普通成年人的常见身高也就150-190,偶尔有些姚明或者潘多拉那样的高个或者矮子也就顶天了,不可能出现十几厘米的人。

  换而言之。

  这种‘量级’上的误差,正常来说是不可能在某个框架内出现的。

  同时令周绍平有些费解的是

  除了量级差异明显之外。

  这些错误...或者说异常数据的推导者既有徐云也有他本人,也就是说不是因为某一方失误而导致的不同。

  但两人同时出现失误的概率

  说实话并不大——原因已经在上头解释过了,如果数据真的出问题,理论上这个‘电脑’应该是跑不起来的。

  而就在周绍平有些费解之际。

  他身边的安东·赛格林忽然轻咦了一声,指着屏幕某行说道:

  “咦?你们看,这是怎么回事?”

  “.....周,你们没有从有限角度的失量转动进行计算吗?”

  周绍平早些年留过学,英语水平很高,闻言下意识便点了点头,用流利的英文答道:

  “没错,我们组没有考虑有限角度的失量转动,切入点是绕y轴旋转算符的矩阵......”

  结果最后一个元字还没说完。

  周绍平整个人便勐然意识到了什么,表情一滞。

  回过神后。

  他匆匆朝塞林格说了声sorry,再次回到了数据终端的屏幕

  请收藏:https://m.qingmi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